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坚持“预防为主、确保重点、保障安全”的工作方针,加快科技创新,着重依托“两个中心、两套系统”,用科技力量筑建风险管控“防火墙”,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科技化的风险防控新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引进“两套系统”
传统的风险防控体系,不仅费事费力,也难以有效达到事前监督、适时监管和风险预测分析要求,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金融风险管控工作需求。为此,该行先后引入了全面业务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和智能安防系统,强化科技创新,依托科技支撑,分析、管控和化解各类风险。
为了有效管控风险,推进全面合规建设,该行于2012年着手引入、建设全面业务风险控制管理系统。在整体规划中,该体系主要有非现场审计(稽核)管理系统、存储系统、影像/视频处理基础模块、电子档案平台、日常监督、业务印章管理、空白凭证管理、账户管理、资信业务管理、电子验印管理、业务审批管理、差错及风险点管理、实时风险预警、事后风险分析、统计分析等子系统组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业务风险管理。
按照《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自助设备及营业场所智能安防系统建设指引(试行)》要求,该行2013年在洛阳市农信系统首家建设了智能安防系统。该系统包括监控系统、网络报警系统、加钞间授权系统、IP语音对讲系统、视频智能分析系统等5个主要系统,可以实现安全风险的全时段、智能化和系统性管理控制。
创新科技应用
强化领导和组织建设。该行高度重视安全和风险管控工作,运用科技支撑创新构建新型安防及风险管控体系。该行成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将科技创新确定为重点工作,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思路,在河南省联社、洛阳市办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筹划科技创新风险管控工作建设,创新推进,先行先试,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开展全面业务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和智能安防系统建设。
创新风险管控新机制。依托全面业务风险控制管理系统和智能安防系统,该行先后成立了“全面合规与风险控制中心”及“24小时联网监控中心”,实行业务单列和独立运行工作模式,并从会计、内控、科技及稽核等专业岗位,抽调一批年富力强、业务精良、责任心强的干部职工,充实到“两个中心”专门承担全行安全风险防控职责。在运行过程中,“两个中心”强化与稽核、风险、会计、科技、银行卡、信贷等有关部门的对接,实时监督、分析、控制和反馈各类业务风险及安全问题,建立起了“部门牵头、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全方位、立体式风险管控机制。
科学规范“两个中心”运行。为了有效推进“两套系统”的运行,充分发挥其功能,该行把“两个中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定岗定责、规范流程、科学管理。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岗位职责和人员职责,出台了《风险控制工作管理办法》、《风险控制中心操作规程》、《风险控制中心工作质量考核办法》,规范了工作处理流程和岗位监督重点。二是建立了定期轮岗、强制休假及培训教育制度,实行了24小时、全天候运转的工作机制,制定了定期通报、每月考核、重奖严罚工作流程,实行目标考核、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切实保障有效运转和规范管理,不断提升安全及风险防控实效。
建立“大管控”工作体系。在安全及风险管控过程中,变部门“条块管理”为“两个中心”集中管理,全行涉及安全及风险管控事物全部纳入风险管理委员会组织领导,“两个中心”重点承担安全及风险分析预测、实时监控、事前监督、及时纠偏及提供决策依据,可随时向支行各岗位、各人员及机关职能部门发出预警通知,追踪安全及风险隐患处置及纠正落实情况;相关安全及风控稽核部门主要负责制度建设、基础管理和风险处置,向“两个中心”及时反馈监督重点、规章制度和整改结果。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通报、分析和研究安全及风险隐患点,推进“目标、措施、落实、处置、长效机制”五统一,实现安全及风控集中领导管理的统一实施。
构建全方位科技防控网络。在“两个中心、两套系统”的基础上,该行还先后引进了实时业务线路监控系统、ATM智能安防系统、远程防爆系统、内网病毒服务器、安全桌面管理系统、远程授权系统等多种风险防范系统。科技部门与安全保卫部门、财务会计部门及分支机构协作配合,构建了全覆盖、全方位的科技防控网络,实现科技风险防控的无缝对接,让安全及风险隐患时刻处于有效监控之下。
双管齐下推进风险管控。安全及风险管控是个系统化工程,该行创新实行“大管控”体系的同时,注重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的相互结合,注重现场检查、常规稽核与非现场审计、远程监控的协作配合,注重“中心负责”与“部门分工”的有机组合,将安全及风险预测、监控、分析、处置、管理及各岗位、业务点全部纳入管控范围,形成联动,凝聚合力,发挥科技管控优势,保障传统风控格局,双管齐下提高风险管控覆盖面、执行力和威慑力。
取得显著成效
实现了风险管控的集约化管理。“两个中心、两套系统”的运行,将安全及风险防控集中管理、统一处理、有效监管,进一步加强了安全及风险防范力量,提高了工作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协调配置,进一步降低了人本费用支出。
增强了安全以及风险防控能力。安全及业务风险控制工作实现集约化、专业化和独立化,进一步增强了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的能力。通过在风险控制系统中,对各类业务的风险点进行预警项目设置,由系统自动发现可疑问题并进行预警,提高了风险控制的科技水平。
提高了会计核算及合规水平。一是业务操作规范性和统一性得到加强,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差错通知单,并将发现的差错进行分类、通报,警示,有效降低了业务差错率。二是有效提升了柜员合规操作能力,通过监督、通报、奖罚措施,使员工不断规范操作行为,增强了工作责任心,提升了合规操作能力。
实现会计档案资料电子化管理。通过建立完整的电子影像档案,极大地方便了会计业务凭证档案的调阅、检索和综合利用,实现了全行资源共享。各级用户可直接通过办公网登录到事后监督系统中按相应权限,根据自己设定的条件,方便、快速地进行检索、调阅和打印。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非现场审计。“两套系统”能够做到对网点的远程监督、控制和非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安全及风险隐患,对远程数据进行抽取、筛选和自动统计、分析,让非现场审计成为稽核工作的主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