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4年10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直销银行终将是过渡品

□ 张 诚

 

    今年以来,始于民生银行的直销银行在传统商业银行圈内大热,成为传统商业银行顺应和融入互联网金融大潮的主要手段。在民生银行之后,包括平安银行的“橙子银行”、上海银行“上行在线”、江苏银行、重庆银行等诸多银行直销银行纷纷上线。

    据了解,更多的银行正在加班加点“赶潮”直销银行,不出意外的话到明年年中,直销银行数量应该不会在30家以下。

    不过在笔者看来,直销银行的未来恐怕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美好,在不远的未来诸多问题就将暴露在众多赶潮者眼前。而从更长远的视野看,直销银行更可能是互联网金融潮流中商业银行和大潮短暂拥抱的过渡品,最终的新金融业态将取代传统金融形态,成为下一代金融客户服务的主流方式。

    这个判断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流量端极大的先天不足:直销银行在金融产品端没有变化,仅仅是销售渠道从线下转到线上,过去10多年在欧美市场这一做法还可能获得成功,但在中国市场,这种成功的几率变得微乎其微。

    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在线上市场拓展上,中国商业银行先天没有优势,没有相关经验和相应的人才储备,欧美市场的商业银行或许可以在线上获取一定流量和客户,但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长期的行政化色彩和资本约束,使得这种转变和能力的获得本身就比欧美同行更加困难。

    二是产品匮乏之困:直销银行在金融产品端和传统商业银行没有本质区别,在国内的市场环境中,考虑到监管因素,直销银行目前在售的产品更是十分有限,面临着普遍的匮乏,一般的配置就是普通的“宝宝”类产品,支付和汇兑产品被封死,理财产品也多有不足,以目前最为成功的民生直销银行而言,笔者估计其至少80%的产品量是“宝宝”类货币基金产品,但事实上由于流量上先天的劣势,银行系同款产品不可能取得类似“余额宝”的成功。

    第三,组织体的非互联网化将是直销银行落败的主因:正如第二个问题中显现的,直销银行在产品创新方面没有很好的表现,造成这点的最重要原因,即在组织架构和文化上直销银行仍然停留在工业时代,作为一个组织体,直销银行更像是一个传统组织,可以这么说,直销银行的身体和触角虽然是互联网的,但大脑还停留在工业时代,这使得其很难在互联网时代取得成功。

    就此看来,直销银行并没有在互联网时代引领风骚的资本,而更可能只是商业银行初试互联网金融的小小浪花,新金融时代必然会有新的金融组织成为这个市场的主宰,但看来不应该是直销银行。

    正如同漫长的侏罗纪过去之后,恐龙再也难以主宰这个星球,而更小型、更灵活的哺乳类动物逐步接管了比赛。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