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9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华茶文化优秀教师


蔡烈伟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副教授 他是当今中国茶学职业教育的60后中坚。从班主任到茶学国家、省级教科研项目和专利的主持人、获得者,可谓资深专注;创办高职茶文化专业,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学生就业率达99%,培育的专业人才遍及南中国,不愧桃李满庭;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创效益上亿元,堪称经世致用。他来自茶业底蕴深厚、实力非凡的福建。
韩 莹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茶艺专业主任 毕业于航空大学,致力于茶艺教学科研。从蓝天到绿茶,这位80后将自己踏实进取的人生在江西演绎得如火如荼。她筚路蓝缕,使学院的茶艺专业从一门课程发展成一个专业;她一专多能,教材专业实用,课程精彩系统,学生屡获殊荣。她的默默耕耘,她的开拓进取,谁说不是为江西茶产业复兴添砖加瓦呢?让我们为她和江西加油
霍艳平 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研究室主任、高级茶艺技师 泥土的奉献造就了沁人花香,园丁的荣誉在于满园芬芳。你或许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小茶人俱乐部早已是中外飘香,成为首善之区的一侧文化形象。她堪称首都青少年学生茶文化教育第一人,第一个北京市青少年茶文化教育基地就诞生自她手;15年来,她秉承“茶香育人”的教学理念,推动京城青少年茶
李光涛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讲师 今天的普洱光耀茶界,或许让人们忘记了她叫思茅的岁月。他从它还叫思茅的岁月就陪伴着她。20多年里,为它培育了近6000名学子。从教材编著,到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从茶树栽培,到茶文化传播;从知识薪火相传,到人才开枝散叶。他默默的工作是最大的钟情与执着。人们可以忘记它叫思茅的岁月,但不该忘记他在那些岁月里的身影与声音
李亚莉 云南农业大学副教授 她的教学生涯充满跨度!跨度又充满精彩!从临沧农校到大学讲堂,从教茶学本科生、研究生到承担国家级精品课程,从茶叶包装与储运到普洱茶文化学、茶道与茶艺教授,从云南高原执教到岛国日本做访问学者,从茶文化学建设到发明及实用专利的获得。她让自己的人生与时代和茶叶交相辉映。从她身上,我们或许可以看到普洱茶博大精深的过去
刘士明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教师、高级茶艺师 从最初的中学茶艺兴趣小组到茶艺课作为校本课程,将茶艺和茶文化从技艺导入学生的精神;带领学生参加茶文化活动并多次获奖,不仅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还让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塑造他们的人格气质。“弘扬中国文化”在这里找到了载体与范本。
唐瑜燕 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高级茶艺师 正如她编著的《佳茗似佳人》一书,她用自己十年的青春岁月将佳人奉献给了佳茗。毕业于集美音乐学院的她投身茶艺学科研和教育,从教授生活茶艺开始,将艺术与茶生活融合创新,并最终上升为茶艺表演学;在安溪这个大平台,将茶艺精神与企业发展完美结合,用她的有声有色、有影有形,为众多茶企业的品牌建设、文化传
屠幼英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 她是中国茶学高等教育的巾帼翘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桃李芬芳不足以展示她的教育成就。她是培养茶学教授的教授,她的学生中已经走出多名大学教授;多年来从事茶叶生化与综合利用研究,她的茶色素的生物合成技术和功能产品开发为国家捧回了日内瓦国际发明银奖,还参与获得多项茶叶国家发明专利。让我
王岳飞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他有个怒发冲冠、英姿勃勃的名字,又有年轻洒脱、幽默智慧的外貌与气质。在茶学高等教育上,他是博士生的导师;在茶学科研领域,他主持的茶天然产物健康功能与机理、茶资源综合利用等多项国家级科技项目成果喜人;研发成功茶终端产品30多种,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留学期间,成为匈牙利中国茶文化推广的开山者。堪
肖力争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高级评茶师 他是中国为数不多给泰国公主、俄罗斯副总理表演过中国茶艺的学人。20年前,他从茶学系学生变为茶学系教师,从此在茶学讲坛诲人不倦。坚持知识与能力结合,启迪与思维并重,使授课成为春风化雨的艺术。将科研与产业携手,开湖南评茶员培训先河,多年来教学培训的足迹印遍三湘大地。他以湖南人特有的孜孜以求、力争上游为湘茶
杨 湧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茶艺技师 她在有一座著名山庄的地方,开创性地从事着繁重的茶艺教学。以女性之肩膀,每年扛起超过600课时的工作量,还要编写教材,当然也还要得很多奖;她在不产茶的北方,通过茶艺学传授将茶健康与茶文化传播向四方,用茶艺服务和茶艺表演构筑起一扇避暑胜地的文化之窗。从这扇窗,世界,看到了中国茶艺与茶文化;我们,看到了
张星海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作为教师,他和别人一样。开设茶学课程,开展茶学科研,获得各种教学奖、科研奖;作为教授,他又和别人不一样。8年来,他坚持“农民点餐、学院送餐”,到浙江茶区为茶农培训,先后培训茶农1500余人,还编写适合茶农学习的教材、光盘、网站,惠及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环节。他将知识与技能化作茶农增收的营养,不愧为负责任、
张雪楠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教师、高级茶艺师 她是中学茶文化教育的先行者,创办了北京第一批青少年茶文化教育基地。著书立说,茶香氤氲;以茶育人,弟子三千。她又是茶学教育的社会活动家。全国讲学,培育茶艺人才;接待海外嘉宾,交流茶文化精髓。她还是青少年的圆梦人,辅导学生参加多项茶艺表演赛,屡获殊荣,用最接地气的方法将茶文化植入学生心田,传承中国
周培秋 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教师、高级茶艺师 川人麻将,血战到底;川人喝茶,追求“巴适”。在茶馆遍地的成都,她用“认识茶叶”让新老茶人大开眼界,又用“快速冲泡”将时尚与老巷子对接;她用“无我茶会”、“茶百戏”突破四川的盆地意识,又将茶与美食混搭,边吃边喝,为天府之国增添茶的魅力。她用传统文化、时尚元素、成都特色拼配出一道茶的香锅,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