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供销合作社
“七山二水一分田”令浙江省的合作运动尤为突出,早在1923年便成立了宁波第一消费合作社,1955年的新仓经验得到了毛泽东主席批示并在全国推广。2014年,浙江省社被列为全国总社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为全系统综合改革趟河探路。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成立浙江省供销合作总社(隶属省商业厅),同月省人民政府发出了开展合作社工作的指示。自省至县的各级供销合作社领导机构逐步建立。
1958—1978年,浙江省供销合作社与省商业厅“两分两合”。1978年全省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恢复组建工作基本完成。基层社995个,供销分社(站)3666个,经营机构1.8万多个。
1983年初,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组织力量在富阳、嵊县、长兴等10个县进行体制改革的试点。各级供销合作社普遍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重新组建了理事会、监事会。
1992年,浙江省社进行了撤区、扩镇、并乡。到当年底,全省基层社调整为853个,经营服务机构28552个,共有13.1万名职工在农村第一线经营服务。
今朝成绩
加快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建设。争取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农资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在全省的70%以上。引导农资企业服务面积65.5万亩,参办、领办农民合作社3121家、合作社联合社37家,实现农产品销售106.4亿元,同比增长23.4%。
深化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金华、舟山、临海等一批农产品市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交易额达到270.2亿元,同比增长9.2%;“网上供销百馆万店”建设成效显著,已在1号店、淘宝、京东等建成省级“特色馆”1家、县级“特色馆”12家;农市、农企、农超、农校“四对接”力度不断加大。
创新农村信用合作互助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农信担保公司、资金互助组织、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主体的支农作用,扩大为农服务的规模效应,2014年上半年完成担保15亿元、涉农贷款16亿元,发放互助金2.8亿元。
深化农村生活服务体系建设。利用现代流通方式和经营手段,推动农村流通网络的改造,商品连锁经营企业达到290家,建成配送基地447个、连锁网点29550个,实现销售额199.2亿元,同比增长5.7%。推进综合服务社建设,总数达到269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