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眼中“人人愁”的人人乐近日变得活跃起来,多年徘徊在“要被永辉收购”的流言漩涡中,人人乐则声称这两年在暗中发力改革,“要打败菜市场”。
连永辉都没有提出过要打败菜市场,人人乐的野心确实不小。来看看,人人乐这两年都做了什么,凭什么有这样的底气。
据其董事长何金明表示,自2011年开始变革,人人乐上百家门店彻底实现了由联合经营变为人人乐自己经营。商品的采购、物流、销售全部自己做,这种改变不可谓不大。
“目前生鲜叶菜已经全部实现自营,其他生鲜品类,已经完成了60%以上的专柜向自营经营模式的换转。我们计划在今年底前至少完成80%以上。”这是人人乐总裁蔡慧明的原话。
改变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样长时间的阵痛,人人乐也忍受了下来。但问题是,其所谓联营变自营的变革,很多以大卖场为主的企业早在六七年前甚至十年前就开始进行了,为什么人人乐拖到现在?是迫不得已还是未看到改革成熟时机?
资料显示,上市以来,人人乐的盈利水平在逐年下降。其中2012年的亏损是因为人人乐激进地开了24家新店,在此前后两年人人乐的新开门店数都是10家。
从这儿或许可以看出,2012年正是零售企业进入寒冬期的开始,更多位于一线城市的企业开始进行了关店止损的策略,或者寻求新业态,或者下沉三四线,甚至探索电商。而人人乐却在让这几年为其激进的扩张买单?买单的内容就是“关店常态化”,何苦呢?
虽然在改革上晚了几步,在电商方面,人人乐却应景地跟了风。早在2011年12月,人人乐的B2C电商平台人人乐购商城便正式上线运营,目前已覆盖华南、西北两地区。此外,其O2O平台——网上人人乐于去年年底正式上线。
不过,对于类似的电商平台,大多数人“不知何物”,目前实质性的动作也不多,而像步步高、大润发等已经开始投入真金白银,永辉也在关停线上业务“半边天”之后又上线了微店,人人乐仅仅是跟上步伐吗?从这些优秀伙伴和同行的动作中,人人乐更应该思考点什么,思考他们为什么敢投入上亿资金,为什么敢跟1号店叫板,因为作为上市企业,股东们、散户们并不想看人人乐每年亏损了多少。
而另一个话题就是自永辉2年前买了人人乐股票之后,“永辉欲收购人人乐”的传言就没有断过,即便是在永辉亏损卖掉人人乐股份之后,这样的传言仍未停止。
人人乐上市以来从未有过资本市场上的相关动作,其高层一再强调,“如果条件成熟,投资者又看好人人乐的未来,双方都有这个意愿,且又能形成产业协同,只要对公司或双方有利,我们并不排除,可以考虑。”
这一番话,也向公众透了个底,也许极有可能,未来人人乐有可能被收购或引入新的投资者,而且引入新投资者的概率较大。其实这样的结果,对于人人乐而言并非坏事,反而是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