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35年不了情

□ 张国平

 

    35年,弹指一挥间。但在人生最宝贵的职业生涯中,筚路蓝缕,步履蹒跚,它又是多么艰辛与漫长。时光飞逝,岁月留痕,35年的供销合作社工作阅历,留给了我太多美好回忆。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60年之际,我想回顾一下我的青春史、奋斗史,奉献史。

    我于1980年分配到山西省沁县供销合作社工作。当时分配有两个去向,一是供销合作社,二是信用社。儿时记忆中供销合作社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的繁华景象,成为我人生的向往,让我毅然选择了供销合作社,且行且守,转眼间就是35年。

    到供销合作社后,我被分配到所属的农产品公司(经营土产、棉麻、日杂、废旧的公司)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供销企业规范的商流财会制度、严谨的购销调存管理,促使刚进入供销合作社的大门的我受到了“正规化”教育,营业员、保管员、收购员、文秘员,多岗位调换锻炼,累中有乐,苦中有甜。

    1985年,凭着对供销合作社的一份执着和肚里的一点“墨水”,我被调回县供销合作社办公室工作,主要职责就是写材料。当时的供销合作社正值 “官办”变民办、恢复“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把供销合作社办成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改革时期。为顺应这一大势,县社对所有社属企业、各基层社从组织管理体制,经营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先后实施了“包死基数、几定几联、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打三铁” (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改革;以大带小,以强带弱,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按经济区域建社的改革;工业品联购分销,农副产品分购联销,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的经营机制改革。

    当时改革目标任务一经确定后,如何制定一整套周密、严谨的具体实施方案,就成了我这个“土秀才”创造性的工作了。任务之艰巨,已远远超出了写材料本身。回眸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自己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白天下乡调研,晚上挑灯夜战。一份份调研报告、典型经验介绍、工作总结计划、改革改制方案都从我的笔尖流过。业余时间,我还主动对外宣传报道供销合作社改革中的新做法、新经验。1989年我主笔起草的沁县城关供销合作社“致力改革破‘三铁’,竞争取胜效益佳”的典型材料,在长治市财贸改革沁县现场会作为经验交流;1990年由山西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主办的“在改革中振兴,在服务中发展”有奖征文评选活动,我撰写的论文《实行按经济区划建社的探索》获得二等奖;整理的题为《培植新型产业,带动相关产业,沁县供销合作社引导农民迈步市场》的新闻报道,1998年5月19日在《中华合作时报》二版发表刊登。长期以来,我聚自身才智,尽最大努力,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出力流汗,摇旗呐喊。

    进入新世纪的前10年,在水流湍急的市场经济改革浪潮冲击下,供销合作社生存的空间发生巨大变化,不仅农村基层供销合作社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而且县城直属公司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此时,已走上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岗位的我寝食难安。因社制宜、分而治之、一企一策、重点突破,成为救社活企的改革方略。县农资公司人心涣散,危机四伏,我临危受命,挂帅出征,用近两年时间,对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副食果品公司业务停滞,集群上访,我亲自上阵,稳住阵脚,化解矛盾,积极稳妥地对企业、职工,进行了“两个置换”;从副食果品分设出来的盐业公司,经营办公场所破烂不堪,我主动请缨,在没有分文建设资金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运用市场运作手段,给公司新建了宽敞明亮的营业门面、食盐专库和办公用房,从而为供销合作社地盘不丢、人员不散、牌子不倒、网络不断作出了积极努力。

    “春江水暖鸭先知”。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风生水起、快马加鞭,一个“县有配送中心,乡有连锁超市,村有便民商店”的县、乡、村三级供销合作社新型流通经营服务网络自成体系、凸显效应。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供销合作社“改造自我,服务农民”改革总目标的提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的扎实推进,可以说历经沧桑、百折不挠的供销合作社迎来了新的生机。六十轮回一甲子。一个个利好的政策措施,一步步扎实的工作跟进,过“知天命”之年的我,怎能不心潮澎湃、慷慨激情、跃跃欲试、再踏征程呢?

    35年,我与供销合作社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如果说当时分配选择供销合作社是我年幼对人生理想的梦幻,那么35年来的前进定力、矢志不渝献身供销的坚强意志,则是来源于强大的合作社精神,每每都在激励着我担当前行、放足飞奔,实现着我的出彩人生。值此之际,我衷心祝愿供销合作事业基业常青、枝繁叶茂!

    (作者单位:山西省沁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