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更好地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升特困少数民族农产品经纪人的理论水平和职业技能,搞活乡村商品流通,云南省禄丰县供销合作社和楚雄州供销干校自2012年在中村乡举办的特困少数民族傈僳族、苗族、彝族农产品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如今初显成效。
云南禄丰县中村乡是一个典型的集山区、民族为一体的农业乡,各类野生菌、核桃、板栗、青蚕豆、青豌豆等农特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前些年由于农特产品市场信息不灵,不是农产品销路不畅就是外来商贩压级压价收购,群众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
今年进入6月以来,在禄丰县中村乡的村寨、路旁和集市上,当地收购、贩运各类野生食用菌的农特产品经纪人你来我往。8月下旬食用野生菌还未收购结束,当地板栗、核桃又开始成熟上市了,就连在一些偏僻的小山村都呈现出农特产品价格上扬、购销两旺的喜人景象。如今百名傈僳族、苗族、彝族农产品经纪人发挥地利、人和、农特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家门前做起了收购、贩运农特产品生意。据统计,这些少数民族的经纪人仅去年就贩运外销中村核桃200吨,产值达600多万元;板栗1600吨,产值达900余万元;各类野生菌产量达60余吨,产值达200余万元。不仅打开了销售渠道,农特产品曾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现象,而且提高了销售价格,有效增加了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跑”活了农村经济。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