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9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干了信贷 生活变成彩色的”
——记山东省肥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员周广志
□ 本报记者 马 悦 文/图

图为周广志(右)与贷款户朱长河交流新购置农机具的使用方法。

 

人物档案:

    周广志,31岁,2007年参加信用社工作,先后担任出纳员、现金管理员、综合柜员、信贷内勤、分社副主任。2010年参加公开选聘成为一名客户经理。该同志扎根农村,兢兢业业,截至2013年末累计发放各类贷款260笔,管理贷款余额3352万元,抵质押贷款 2770 万元,占比82.76%,所经办业务无一笔欠息逾期及非应计贷款。

  “这个人,真拿他‘没法儿’!”

    刚一踏进孙伯信用社,信用社的老前辈张刚就向我抱怨起他。

    他说的“这个人”就是信用社里年轻的信贷员周广志。

    老张为啥抱怨他?

    不是他的工作干得不好,而是因为年过30了,还没有女朋友。

    “他天天不是在单位上班,就是出去跑客户,找对象的事根本没排上日程,别人热心给介绍对象,他倒好!也不去相亲,他爹几次打电话让我催着他相亲!”老张对此很无奈。

    “为什么不去相亲?”我也好奇地问道。

    “这不是着急的事儿,得靠缘分。现在我满脑子都是客户的事情,办不好心里憋得慌。说起相亲,我倒觉得每一笔贷款才是我的相亲对象!”脸一红,周广志转移了话题。

    现在周广志这样热爱信贷工作,可当初入这行内心却做了一番挣扎。

    2006年,他还在烟台一间化工厂当经理助理,加倍努力的他却体会不到工作的快乐,缺少挑战的日子让周广志焦虑不安,于是辞去了工作进入信用社成为一名柜员。

    “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是想换个环境,给自己一个新的机会。”他坦言道。

    一个特殊的机会,改变了周广志的人生轨迹。信用社安排大学生员工入户调查贷款需求,跟着老信贷员下乡走访了十多天的客户,天生喜欢跟人打交道的他对信贷工作产生了好奇与向往。

    机会来了,信用社组织信贷员选拔考试,满腔热血的他也报了名,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总算冲到了最后。

    关键时刻,朋友的一个电话,浇灭了周广志的雄心烈火:“信贷这工作可不好干!听说一家银行的信贷员被贷款户揍了个半死,在医院躺了好几个月,现在都不敢工作了。”

    原本一腔激情的他动摇了,有了放弃这个机会的念头。

    “你可以放弃,但是永远也不要再想干信贷了!”领导的话让他更加纠结,干?还是不干?

    “干!我就不信还能正不压邪!既然改变不了大环境,总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小环境吧。”十分钟后,周广志拨通了领导的电话,这次,他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没成想,刚干上信贷,周广志就被“揍”出了名。

    事情缘于一笔10万元的贷款。

    那日,村民雷某到信用社贷款10万元,说是用来承包工程。一番调查了解后,周广志摸清了情况:雷某向同村的许某借了高利贷,到期还不上,“头脑灵光”的许某想出了让雷某“骗信用社贷款还高利贷”的高招。

    周广志很果断地拒绝了这笔贷款,同时,也把许某给得罪了,谁都知道,许某是当地一霸,出了名的“惹不起”。

    一周后,许某借着酒劲儿来到信用社,大吼大叫地找到周广志。

    “我骗的是公家的钱,又没骗你!”许某恶狠狠地把周广志按到走廊边上,攥着拳头在他脸上比划着,“你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你不给放贷款我就闹得你上不了班!”

    “我干这份工作,就得负责到底!”周广志出奇的冷静,这让醉醺醺的许某“野性”彻底爆发。抡起一巴掌朝周广志的头上打去,周广志灵活地躲了过去。

    “当时我真想揍他,但是想到自己代表着信用社,还是没还手!”周广志知道,制服眼前的酒鬼只能智取,不能硬来。

    他顺手抓到一个铁锹,一边用铁锹使劲儿敲打着地面,一边大声呵斥着,“你骗信用社,就是骗我!要打架是吗?我奉陪到底!”他要闹出点儿动静让同事赶来帮忙,绝不能气势上输给许某。

    最后,一场闹剧在大家的制止中停息了。受到震慑的许某再也没有来信用社闹过事儿。

    “后来想想还是挺后怕的,他1米8的大高个,长得五大三粗,要是真打起来,没准儿我现在还躺在医院呢!”周广志调侃着。

    从此,周广志“一战成名”,他的故事在十里八村传开了。

    在老百姓心里,周广志是个为了工作、为了原则“豁得出命”的信贷员,那年从他手中放出去的贷款收回率达到100%。

    “当年‘挨揍’只不过是个小概率事件,我现在放贷款都放出乐趣了!”周广志踏着小碎步美滋滋地向村民邹兰玉的养鸡场走去。

    邹老板的养鸡致富路,可以说是一波三折。

    “周经理,我想养鸡,我的规划是……”第一次申请贷款时,邹老板拽着周广志,指着北栾村的一片荒地,说着未来计划。

    “脑袋光有想法不行,要有实际行动,等你动工了,再来找我。”第一次申请贷款并不顺利。

    “周经理,我的大棚建好了,这次可以贷款了吧?”邹老板又一次找到周广志。

    “跟厂商谈好合同了吗?什么时候上鸡?等你正常经营后,能证明贷款用途了,再来找我,继续加油!”第二次申请贷款还是没成功。

    第一批鸡终于出栏了,厂商为了保险起见提出要延后付款,这次邹老板真是遇到麻烦了,流动资金告急,被周广志拒绝过两次的他,不敢到信用社再提贷款的事了。

    没料想,这次周广志主动找上门,看出邹老板是做事的人,鸡场管理得有模有样,还请到卫生防疫专家指导,很快就为他办好了5万元贷款。

    “这笔贷款真是太及时了!”邹老板紧蹙的眉头总算舒展了。

    “前两次拒绝您,不是不支持,我知道前期的启动资金您可以承受,如果太早放贷,您当时心气儿太高,很有可能盲目地把摊子铺大,最后可能都亏进去,我希望您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壮大。”周广志耐心地向邹老板解释。

    不仅是对邹老板如此,对自己的每一个贷款户,周广志都尽心尽力。他常说:“我干信贷前,人生就是黑白色,自打干信贷后,生活就是彩色的,看着乡亲们一家家富了,我也跟着高兴!”

    为周广志的多彩生活涂上色彩的,正是如亲人朋友般的乡亲们。

    刚刚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朱长河说:“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小周给我放贷款,而是我儿子结婚的时候他帮了我一个大忙!”

    原来,按当地习俗,男方家要给亲家准备1万1千元礼钱,这叫“万里挑一”,但是这钱是有讲究的,最好是没有用过崭新的钱。

    一忙活起来,朱长河就忘了这很重要的讲究,眼瞅着中午会亲家的时间快到了,在媒人的提醒下,他才想起这事儿。

    这可咋办?看着抽屉里的贷款证,朱长河拿起电话拨通了周广志的号码。

    “没问题!咱们这就去换钱!”接到朱长河的电话,周广志扔下饭勺,出门了。

    谁能想到,连续跑了4、5家信用社都没有兑换到新钱,朱长河失望地说:“要不就算了吧!”

    “别放弃,还有马埠信用社没去呢!”周广志一边安慰朱长河,一边电话联系马埠信用社负责人。

    “有!太好了!我们这就过去!”周广志兴奋地连连道谢。

    中午,朱长河拿着崭新的1万1千元礼钱跟亲家见面了,周广志也踏实地回到了信用社,扒拉几口已经放凉的饭,又美滋滋地去工作了。


记者手记:

一个信贷员的“乒乓哲理”

□ 本报记者 马 悦

  听说周广志乒乓球打得不赖。

    “走!咱俩打一局!”午休时,我被邀请到信用社的活动室。

    周广志告诉我,自从2年前比赛输了以后,他突然领悟了很多道理。

    那时的他特别喜欢研究各种炫的动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耍帅”。联社组织乒乓球比赛,当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时,出乎意料的是,周广志却因为“耍帅”出了局。

    “那一瞬间,我才明白,无论做啥,越简单越好!”说罢,一击简单的回扣,这球他赢了。

    “再好看的业绩表不如老百姓竖起的大拇指,所以踏踏实实地放好每一笔贷款,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得到实惠才是关键!”周广志向我解释着什么叫做“简单”。“我们每天跟客户沟通,这打交道的过程就像打球一样,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只要全力以赴看清每一个球的落点,认真对待,不仅收获客户的肯定,自己也乐在其中。” 

    发球前,周广志总是停顿几秒,他要判断球的着陆点。

    “发球前的观察和判断很重要!”他耐心地解释。“这就好比放贷前,判断贷款户是否是诚信客户,贷款的用途是否准确,这样就能在发球前一步达到知己知彼,方可控制风险。”

    “乒乓球打法多样,讲究推、拉、抽、旋、搓、拧、摆等技巧,做人做事也一样,要灵活、要变通,这样才能百战不殆。”周广志像个哲学家在讲述着他的认知。

    这位年轻的信贷员,在点滴中享受乐趣、感悟生活,人生的赛场上,他喜欢挥动球拍的瞬间,也舞动出了多彩的人生。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