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9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奥特莱斯不应是百货转型出路

□ 丁凯

 

  对于百货业来说,一种可以选择的转型是购物中心化。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零售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购物中心就是通过增加消费者体验度,直击电商的不足之处,进而吸引消费者,因此已成为百货企业转型首选。”

    据了解,购物中心化是很多百货公司转型的首选。如近期广州摩登百货主动瘦身,加大租赁面积,引入餐饮等元素,将百货店购物中心化;天河城百货正低调探索自有品牌。在深圳,茂业、天虹、海雅、岁宝等品牌都选择购物中心为转型业态,在北京,王府井、世贸股份、SOGO等也都选择了购物中心业态。

    不过,对此同样有不同意见。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购物中心和百货在业态、盈利方式、营运管理重点等多个方面均不一致,百货公司转型将有一定难度。”

    此外,百货业态转型还有一个热门的去向,就是奥特莱斯业态。该业态主要是名品折扣优惠,借助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价格的双重需求,如广州摩登、天河城、广州友谊等百货均是转做奥特莱斯的代表。

    在这一方面,王府井百货也已开始布局。据悉,王府井百货以“体验式购物+一站式消费”为特色的购物中心和以“名品+折扣”为特色的奥特莱斯业态,凭借自身特点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收购春天百货后,王府井百货在全国28个城市已经拥有49家门店。

    “王府井收购春天百货是典型的多元化发展。”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表示,“收购春天百货之后,一方面丰富奥特莱斯业态,同时也产生了百货业务协同效应。”而翠微股份以24.6亿元收购当代商城和甘家口大厦,将成为北京市场继王府井和首商股份之后的第三大主力,市场占有率由10%提升至15%。

    但业内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表示,“百货公司做奥特莱斯缺乏独特优势,也没有处理尾货的经验。目前国际上没有成功案例,奥特莱斯业态不应是百货公司转型的出路。”

    她认为,国内奥特莱斯面临着货源受限问题,招商难度大。国外奥特莱斯是工厂直营店,模式为品牌自营,开发商、运营商收取租金,而国内却由代理商来经营,中间加了环节,价格自然下不来,折扣就非常有限。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