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苏宁商圈几无想象空间

□ 李婷

 

  四面突击的苏宁手握好几张牌,杂乱无章的多元化战略中并没有练就杀手锏。就其变革轨迹来看,外界也难以洞悉其发展重心。

    在折腾完超市之后,苏宁又提出打造O2O生态圈。在苏宁规划的O2O生态圈中,其收购的满座网成为突破口。

    苏宁董事长张近东此前在内部会议上表示,满座网是推动苏宁转型的催化剂,是苏宁转型的重点核心力量。满座网要加快构建以苏宁门店为圆心的O2O生态圈。截至今年上半年,苏宁线下门店数量多达1583家,加上其多元化战略下进入民营银行、视频、金融、快递等领域,多多少少也能为这个生态作些贡献,一切似乎在情在理。

    至于O2O生态圈的具体形态,据苏宁本地生活事业部总经理的冯晓海透露,苏宁本地生活服务将主要以满座网的形象呈现,依托苏宁门店的优势,以门店周围5公里内为辐射半径建立本地生活服务商圈,将附近的餐饮、美容美发、健身休闲等多个业态的资源与苏宁门店串联起来,积分打通,数据共享。

    O2O生态圈缝合了割裂的线上线下系统,不论是电商还是线下企业均憧憬着搭建这样的融合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客流互导。如此,企业将线下的实体商业和线上业务对接起来,既能给消费者提供体验性质的服务,又能利用线上资源给予消费者便利,因此,有线上线下资源的企业都乐于描绘线上线下共繁荣的场景。

    单枪匹马作战容易触及成长天花板,不少企业已经围绕商圈做文章。最早提出商圈发展概念的是三胞集团,继而是阿里巴巴提出和杭州武林商圈共建“未来商圈”,日前结盟的“腾百万”同样是虚实结合。

    显然,要让这么庞大的生态运转起来阻力重重,即使巨头联手目前也难以攻克层层关卡。相较而言,苏宁显得势单力薄,仅凭自身资源试图以点带面撬动整个商圈的发展,难上加难。

    从资源丰富度来看,多元化的苏宁依旧不如其他巨头企业。阿里巴巴早就对移动电商虎视眈眈,旗下有淘点点、淘宝旅行、淘宝电影、高德地图、快的打车等产品,其联动产生的效率及效应恐怕令资源略显匮乏的苏宁望尘莫及。

    各家企业手握的拳头产品不尽相同,就苏宁而言,稍显弱势。苏宁意欲以苏宁门店和满座网为主力构建生态系统,但关键问题是这两个都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

    以家电业态为主的苏宁实体门店日渐式微,吸引客流的效果不容乐观。苏宁手中的另一张王牌满座网与其他团购网站相比,不论是市场份额还是适用度上看,都没有看到能够引领市场的优势。弱弱联合,这样的O2O生态圈似乎没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话说回来,尽管商圈型的O2O很符合智能商业的发展,但涉及众多利益方,如何调和各自之间的矛盾,只是时间的问题还是根本就是乌托邦式的理想,还无法下定论。可以确定的是,所有在这条路上探索的企业都不会风轻云淡。

    在电商鏖战中,苏宁逐渐被边缘化。下一场商圈之战,苏宁或许只是重在参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