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好一把“铁算盘”
——记新疆富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员努木尔别克·努尔开
□ 本报记者 蔡 靓 文/图

图为努木尔别克(右)了解农户信贷需求。

 

开栏寄语

    从泰山脚下,到黄河岸边;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疆;从黑土地,到黄土高原……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在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浩浩荡荡的农金大军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揣着梦想,肩负着责任,走村串户,放贷款、传信息、出主意,将对农民的拳拳之情和辛勤汗水洒在乡间的小路上,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走上了致富路。他们的名字叫乡村信贷员。

    本报记者深入基层对评选出的第二届最美乡村信贷员逐一采访,从本期开始集中推出一组人物报道,以展示乡村信贷员这个特殊群体的独特风采。

    人物档案

    努木尔别克·努尔开,50岁,1981年12月参加信用社工作,先后担任记账员、信贷员、分社主任等职务。33年来,他积极为富蕴县农牧民提供金融服务,投放的农牧民贷款达1.5亿元以上,收回利息1300余万元,到期贷款回笼率达到99%以上。

  父亲在努木尔别克到库尔特乡信用社报到前一天对他说的话,让努木尔别克铭记至今。

    “你到信用社工作,第一要记住,热心、认真地服务好农牧民;第二要记住,一定要有原则,当好‘铁算盘’。”

    那是1981年12月,带着身为老信合人的父亲的忠告和对信用社工作的满腔热情,努木尔别克成为了富蕴县库尔特乡信用社的一名记账员。

    7年后,努木尔别克由内勤转为外勤,成为一名牧区信贷员。

    牧区信贷员努木尔别克面临的一大难题便是催收贷款。“牧民放牧,大部分时候居住得比较分散,还经常换地方。有时候骑着马在山上转一个星期,也找不到一户想找的欠款户。”

    几次空手而归之后,他想到了一个“儿女收贷款”的点子。

    牧民在山上放牧,孩子都在库尔特乡里的学校上学。努木尔别克便根据贷款农牧民的信息,将一份份通知送到孩子的手里。6月底孩子放假回家时,由他们把催款通知带回家交给父母。

    通知上书:你的父母××有××元贷款没还给信用社,逾期×个月,欠息××元,罚息××元。请尽快将欠款还至信用社。

    “这个办法特别好。孩子回家就跟父母说,我们班同学只有咱们家欠了钱没还。父母收到通知,很快就把欠款还了。”“儿女收贷款”的收效让努木尔别克很满意——一年之内收回了近70户的欠款。

    此后,根据牧民的生产、生活特点,努木尔别克又想出了“婚礼收贷款”的办法。

    每年6月-9月,牧民在山上的夏牧场,放牧和居住区域都很分散,还时常变换位置。9月-10月,牧民来到山脚下的秋牧场,居住得比较集中,每年此时,便是牧民举办婚礼、赛马、聚会等活动的时候。

    每每秋牧场举办活动时,努木尔别克便骑马来到活动处,与热情好客的牧民一起庆祝。一边参加聚会,一边搜寻欠款户,每次皆有“收获”。久而久之,努木尔别克便有了“铁算盘”的名号。

    虽然被称为“铁算盘”,努木尔别克在聚会上仍然非常受欢迎。33年来,经他手发放贷款的农牧民就有4000多户,累计发放贷款达1.5亿元。这些贷款帮助众多农牧民渡过了资金周转难关,实现了致富梦想。对于农牧民而言,努木尔别克不仅是“铁算盘”,更是一位“财神爷”。

    不过,因为收贷款,“铁算盘”却得罪了自己的亲叔叔。

    2007年古尔邦节,穆斯林群众都沉浸在过节的喜庆中,努木尔别克却被叔叔从家里赶了出来。

    原来,到叔叔家拜节时,努木尔别克遇到了一个找寻很久的欠款户——叔叔的孙子,自己的亲侄子。听说侄子过完节又要上山挖矿,努木尔别克觉得不能再等了,拜节时劝说侄子尽快还贷款,以免影响信用记录。“过节还替单位催债?”他惹怒了叔叔。

    节后侄子还了款,但此后近两年,叔叔都不跟努木尔别克来往。后来经过亲戚的几次劝说,叔叔终于理解了“铁算盘”的工作。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会付出一百分的努力来保全信用社的资产。”努木尔别克说。

    在牧区催收和发放贷款,除了要跟各种各样的牧民打交道,还要和山上各种各样的路打交道。

    努木尔别克管辖片区的农牧民居住分散、涉及面广,南北纵横达150公里。山上的路坑坑洼洼,他时常一大早带着四五个馕,骑上马往山里走。

    牧民在夏牧场放牧,居住得非常分散。努木尔别克饿了就啃一口馕,渴了就在牧民家喝口茶。为了节省时间,他经常一走就是一个星期,一边给牧民讲解金融知识,一边了解牧民生产生活情况,做好贷前调查,或者催收贷款。

    直到1997年,努木尔别克终于有了第一辆摩托车。

    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让他很是高兴:“以前骑马一个星期能走完的地方,骑摩托车三天就能走完了。”

    此后,他的足迹更是踏遍了辖区的山山沟沟,每年骑摩托车下乡行驶里程达到了1万公里以上,骑坏的摩托车已有3个之多。

    就在骑摩托车收贷的路上,努木尔别克遇了险。

    那是2012年5月的一天,收完贷款,努木尔别克骑着摩托车往回赶,低头看手表的工夫,没注意前面的转弯,连人带车从两米高的路基上摔了下去。

    从地上爬起来,努木尔别克发现右手怎么都抬不起来。一阵头晕目眩过后,他才意识到,右胳膊断了。家人把他送到医院,他的右臂上打进了一根15厘米长的钢钉。

    伤筋动骨一百天。然而,努木尔别克只住了20天医院,便挂着绷带继续收贷款去了。

    15厘米的钢钉,在他眼里,不是啥大事儿。这根钢钉,至今还在他的右臂中。“没什么影响,再过两个月就能去医院取出来了。”努木尔别克笑呵呵地说,“就是两个月前到北京去领‘最美乡村信贷员’奖杯时,在机场过安检,机器‘滴滴’地响了半天。”

    领回“最美乡村信贷员”的奖杯和证书后,努木尔别克将他们与一本珍藏了近30年的证书放在了一起。

    经过岁月的洗礼,这本证书封面的大红色已经有些暗淡了。打开证书,左边印的字依然清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金融系统先进个人,以及努木尔别克父亲的名字:努尔开。右边是一枚金色勋章,格外耀眼。

    “感谢我父亲,他不仅养育了我,还是我工作中的榜样。”合上证书,努木尔别克,眼睛里闪着亮光。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