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9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优化信贷 升级服务
淄博市农村信用社全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 崔建伟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农村信用社牢固树立“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围绕辖内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和现代农业发展状况,不断优化信贷投向,完善支农服务方式,全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普惠“三农”经济

    找准支持现代农业重点

    该办事处确定自2013年起至2014年末,利用两年的时间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支持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支持较大规模的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100家。

    2013年以来,结合全市农业发展情况,淄博农信社以支持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和园区建设为重点,通过建档和集中评级授信,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逐步实现由单纯支持传统中小农户、涉农企业向以支持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支持规模化种养客户、土地流转承包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兴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转变。目前,该市建立示范点64个,共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11071万元。

    “两工程一行动”

    全力抓好服务升级

    淄博市农村信用社以深入开展“脱贫奔康工程”、“十百千万工程”和“团银助梦农村行”活动为依托,确定了部分支农重点项目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对象,并从“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四个方面,加强政银企、政银农对接,加大涉农贷款投放,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金融生态基础。截至6月末,该市农信社已信贷支持农户4.81万户,贷款金额62.99亿元。

    针对涉及的250个省市级贫困村的特点,该市农信社重点加大对辖内农户的支持力度,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其从事种养业和个体加工及第三产业发展,共贷款支持重点贫困村辖内农户、个体工商户855户,贷款1.76亿元。

    同时,淄博市农信社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持续推进“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建设;实施信贷服务全覆盖工程,该市营业网点均可受理信贷业务;推行公示制度,全面公开贷款条件、流程、利率、收费标准、办结时限和监督方式,接受客户监督;积极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一站式服务制”等服务方式。

    加强业务创新

    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淄博市农信社现已正式开办的信贷产品共有5大类38种,主要涉及农户、个体工商户、城区居民、小微企业、企事业单位等5大类借款主体,有力满足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园区建设客户需求特点,不断创新信贷产品种类,大力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确保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实际需要。

    针对农户经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特点,该市农信社积极开展了农业产业链融资业务和“增信工程”,开发了“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企业+专业大户”、“企业+家庭农场”等融资模式,发放“2+N”信用体系贷款1.55亿元,直接扶持农户3300余户。

    针对养殖农户和企业无房地产等有效抵押物的特点,该市农信社发放禽畜活体抵押贷款,已发放贷款8笔、6740万元。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范围,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企业壮大资金实力,加强经营运作,已发放贷款6笔、6845万元。

    同时,该市农信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办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青年创业贷款、农村妇女创业贷款等,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创业就业,累计投放小额担保贷款2588万元,支持162名下岗失业人员走上了致富路。

    畅通结算渠道

    优化现代农业服务水平

    淄博农信社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支付结算系统,积极组织开展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深入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示范区建设。该市农信社加大电子机具布设力度,农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金融业务,基本实现了金融电子机具全覆盖的发展目标。截至6月末,布放自动取款机455台、存取款一体机243台、各类POS机17510台、农金通80台,电子机具行政村覆盖率100%。

    二是做好卡业务发展文章。积极加强银行卡业务的发行力度,截至6月末,该市农信社银行卡有效发卡量155万张。推出福农卡、生肖借记卡和淘宝联名借记卡,不断丰富银行卡品种,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三是加快线上银行建设。推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服务。截至6月末,该市农信社电子银行客户达69.86万户,交易金额突破1600亿元,电子渠道业务替代率达到59.83%,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支付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格局奠定了基础。

    四是积极开展代收代付业务。该市农信社累计为65.06万户农户代缴电费1022万笔,累计金额2.03亿元。全市农村信用社8家联社(农商行)全部取得新农保和非税收入代理资格,无偿代发粮补、新农保等各类支农补贴17亿元,业务量超过4000万户次,便民惠民水平进一步提高。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