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8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趋势下的特色支农服务

□ 河南卢氏农村商业银行 赵随群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加涉农资金投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当前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其支农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化不利为有利?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以社区银行为定位

    就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缺少的不是大型的商业银行,而是为普通大众和中小客户服务的社区银行。社区银行最显著的特征有四个方面:一是主要为当地社区经济服务;二是个人金融业务所占比重较大;三是实行资产多元化、经营多样化,个人理财业务、委托代理业务等中间业务具有鲜明特色;四是有国家政策的支持。

    农信社实行社区银行改制条件基本具备,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一是长期以来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组织的资金大部分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这种资金流向与其他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向有根本区别,符合社区银行主要为当地经济服务的要求;二是多年来贷款投放始终坚持以个人、小额为主,在开展中小客户业务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为农信社实现社区银行改造奠定了业务基础;三是网点遍及乡镇,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居民的家门口,在网点覆盖上具有较大优势,适应社区银行对社区居民提供就近服务的要求。因此,农信社定位于社区银行、零售银行,有利于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

    农信社要顺应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大方向,客观审视自身与其他商业银行存在的差距,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把区位特点同行业特色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四个面向”:坚持走特色化经营的道路,即面向“三农”,巩固农村市场;面向城市新社区,延伸金融服务;面向小微企业,拓展优质客户市场;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培育潜在市场,寻求政策目标和商业目标的和谐统一。

    转变服务理念

    就农信社目前来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贯彻和执行,还没有从市场、客户的角度思考产品的营销和金融服务。因此,农信社应通过多种途径转变服务意识。

    树立差别化的服务理念,注重优质客户群的建立。农信社的客户往往处于企业的起步阶段,一方面存在较高风险,另一方面企业一旦发展,不再依靠农信社,农信社又失去了优质客户资源,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农信社长远发展。因此,要树立差别化服务理念,对于优质客户要提供更便捷和优惠的服务,吸引和维持高端客户、优质企业,从而拓展利润空间。

    加快改革步伐,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与其他银行相比,农信社在基础性服务条件和服务质量上,差别比较明显,必须加快基础性服务设施的提高,提升服务层次,增设服务种类,满足广大客户的多种金融需求。要加强电子化建设,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发展趋势,农信社必须要尽快完善电子化建设体系,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要推行标准化网点建设,实现农信社网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意味着城乡一体化是“三农”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将彻底改变农村金融生态。在城乡一体化起步较早的地区,例如江浙沿海、珠三角地区,目前农信社在服务对象、服务范围、业务品种、网点布局上已超越传统的范畴,其经营活动已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对此,农信社必须要与时俱进,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积极主动融入其中,才能化挑战为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积极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大农民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生活方式、居住方式将发生重大变革,对农村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对农村个体和私营经济、农村基本建设、行政村整治等信贷支持,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程度和进程的提高;要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品种,开展农户贷款千家万户工程,帮助农民增收。

    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扶持农民规模和农场化经营,集约农业资源;积极扶持一批市场带动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格局加速发展;要积极扶持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与出口,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储藏、运销等流通设施和经济主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益,从而促使农业经济转型。

    积极支持农村工业企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总量。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农信社要调整对工业企业的信贷资金投向结构,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量,发挥工业在全县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发展工业,解决失土农民就业问题。

    大力支持小微企业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农业正在产业体系中悄然退出,第二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小微企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农信社的客户群体要从传统农民转向小微企业等经济组织。

    在当前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微企业将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并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支持那些符合经济发展导向的、具有发展前景的、面临发展阶段性资金困难的小微企业发展,是农信社顺应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