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4年8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重庆市社携手农技总站将建300个终端配肥站实现“按需配肥”

□ 驻重庆记者 杨耀文 通讯员 杨亮

 

    地里缺什么养分就补什么,农作物需要多少肥料就施多少,像这样的每家每户“按需施肥”将在重庆市成为现实。8月26日,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直属市农资集团与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构建重庆新型农村经营体系,谱写为农服务新篇章。3年内,全市将建成300个测土配方终端配肥站,从而实现为一村一组甚至一户农民的土地“按需”配方施肥。

    据重庆市农资集团总经理助理王棋介绍,尽管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上已较为成熟,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却一直卡在“最后一公里”,即配方肥的加工环节上。其原因在于,目前的测土配方多为针对某一区域、某一农作物的“大配方”,但重庆山区的土壤情况、种植作物情况却各不相同,很难实现按不同农户的需求配置“小配方”化肥。

    重庆市农机推广总站站长曾卓华介绍说,自2005年以来,重庆市已有35个区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累计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已达2亿亩。农技人员通过采样、肥效试验等,构建了全市水稻、玉米、小麦、红薯、马铃薯、油菜和莴苣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和施肥指标体系,并按不同的生态区形成了水稻、玉米、甘薯、油菜、小麦、马铃薯等大宗作物,以及柑橘、叶菜、果菜、烟叶等主要经济作物的施肥配方。

    今年上半年,重庆市农资集团和一家机械制造企业联合研发出测土配方终端配肥机。其工作原理是,将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等成品化肥重新粉碎加工造粒,按照农户需求进行“量身配方”。简单地说,就是农户需要什么就配什么,需要多少就加工多少。

    “我们目前已成功研发了三代测土配方配肥机。”王棋介绍,其中,用于村级农资网点的一代配肥机造价约1万元,每小时可配肥0.6吨,可为一村一组甚至一户农户进行“按需配方”;用于乡镇(街道)农资网店的第二代配肥机,造价在3万元左右,每小时可配肥1.5吨,可为优质粮油、蔬菜、水果生产基地等提供足够的配方肥;而在县级农资网点,将配备造价15万元左右的第三代配肥机,这种配肥机每小时配肥可达2.5吨,而且其后台与土肥站测土数据实现了无缝对接,可针对当地土壤、作物、施肥时间自动生成配方。

    据重庆市社副主任申雄介绍,重庆市农资集团将以重庆农资连锁店为载体,结合乡镇农合会分会、基层社,建设测土配方终端施肥站,而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则为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通过这种模式,未来3年内,重庆市将在37个涉农区县建成300个测土配方终端配肥站,每个配肥站都将配备店长、庄稼医生和肥料配方师,从而实现按农户需求精准配肥。

    重庆市农委总农艺师刘保华告诉记者,此次合作,只是技物配套、农技农资合作的开端,今后将有更多的合作模式可以开展,双方将共同认真执行协议,为争取更多更好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