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幽远而山涧清冽,峰壑险峻而风光旖旎,问茶之路,虽然坎坷,但对于工艺造型茶、文图茶发明人汪芳生来说,那是古徽州人最朴实的坚守和最深情的凝望。
人的一生,很多时候是热爱与灵魂如影随形,信念与成就相生相成,从儿时的耳濡目染到成年的夜以继日,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到惊人的发明创造,汪芳生的茶叶之路愈走愈远,茶农的致富之路也随之愈走愈宽。从第一朵工艺造型茶“绿牡丹”的问世到形色各异的600多个品种技术辐射全国各地茶区、远销海内外,国际、全国各种大奖及荣誉称号和财富渐渐席卷而来,但是汪老依旧坚守着那份茶人的淳朴与执著,坚守着那份对茶叶、对茶农和对故乡土地的深爱。他说:“采茶者用心,制茶者专心,品茶者舒心,这才是真正的放心茶,这才是我要做的茶。”的确,品茶如品人,汪芳生是善于看透茶叶内质的人,也是赋予茶叶灵魂的人。他用最炙热的双手研茶授茶,他用最纯净的心灵护茶爱茶,当儿时的梦想在碧水青山间变作缭绕的屡屡芬芳,当多年的钻研与坚守在世界各地化成传扬的句句赞许,茶依然是汪芳生的全部情愫。
我们看到,对于一个真正的茶人来说,所有光鲜外表在苦涩回甘的厚重面前都不值得一提,而所有坎坷之路的陪伴却只是无数个破晓与深夜的呢喃。这是一条艰辛寂寞的茶路,是一个茶人的凤凰涅槃。从被茶校分配在茶叶公司审评室的第一线以来,汪老虚心向老师及茶农请教、学习,发明了许多制茶、评茶方法和国际、省、市名茶,特别是第一朵“绿牡丹”的问世,自此汪芳生便开始书写一个茶叶的神话。他如同魔术师,在杯中变幻着颜色亮丽、栩栩如生的造型并配以“锦上添花”、“嫦娥奔月”、“百凤迎客”、“好心好运”、“前程似锦”、“金龟背新娘”等充满诗意和智慧的名字。日本茶叶协会会长、著名茶叶专家黄安希曾在其著作《乐饮四季茶》中写到:“创造工艺造型茶的“父亲”是安徽省的汪芳生先生,是由汪老独立创造的,他就像设计烟花爆竹似的考虑着茶叶在水中“盛开”的形状,以及各种奇特美的变化。工艺造型茶又像魔力的茶种,即便在严冬也能在玻璃杯中绽开各种新茶鲜花。”
在成立工艺造型茶博物馆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程启坤为汪老的工艺造型茶文图茶题字:“千种名茶万种花,芳生绝技赛金葩”。而这样神奇的发明,实则源于最朴实的民间劳作——从汪芳生的母亲捆扎干菜中获得灵感,捆扎茶叶使其成形,从球状到扁馃状,经反复试验终成雏形,又因其冲泡后像盛开的牡丹遂命名为“黄山绿牡丹”。灵感源于热爱,就如同成就需要信念。一路走来,汪老的热情和坚守是成就的关键。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又可以为茶农增收创益,这是天大的幸福”。在汪老朴实的笑容背后,是茶农艰苦的深知,也是对茶农增收的欣慰。品茶论茶,愉悦身心,此为小我;制茶卖茶,造福茶农,此为大我;创茶授茶,专注茶艺,此为超我。汪老用茶人之心洗尽铅华,为世界茶文化锦上添花!
悉心研茶六十载,苦中作乐三十秋,抛逐名利,不问风雨。香茗绽放,茶缘未了,那是汪芳生诉不尽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