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8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产成本加基本收益的方法确定目标价格

□ 马 林

    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和国务院部署,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工作启动。4月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财政部、农业部公布了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19800元/吨,这标志着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打响了发令枪,国家临时敞开收储政策同时取消。8月7日至8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工作研究班在乌鲁木齐市举办,全面分析、研判、推进兵团经济发展工作。其中,《兵团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草案)》的解读,是这个研究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日,《兵团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草案)》主要拟稿人、兵团发改委副巡视员伍新南和价格处处长胡桂莲接受媒体采访,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相关政策。

    记者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释放价格信号引导市场预期,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此次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对兵团经济发展、职工收入影响重大。棉花目标价格如何确定?哪些人将受益于目标价格补贴?兵团如何发放补贴?

    胡桂莲:目标价格在作物播种前公布,向职工和市场发出明确信号,引导团场和职工合理种植,安排农业生产。试点阶段采取生产成本加基本收益的方法确定目标价格水平。之所以采用这一方法,是在立足当前农业生产实际的基础上,统筹兼顾保护棉农利益和更多发挥市场作用等因素确定的。

    一是可以更好地保护棉农利益。生产成本加基本收益的方法,可以较好地适应现阶段我国棉花生产成本刚性上升的实际情况。无论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如何变动,都可以保障棉农种植不亏本、有收益,防止生产大幅滑坡。二是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市场活动有风险。棉农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通过市场获得收益的同时,必然也要承担市场波动的风险。在大多数行业,市场风险都是由市场主体全部承担的,考虑到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国家应该对少数重要农产品生产给予适当保护,但不能由国家承担全部市场风险。因此,目标价格只保证棉农获得基本收益而不是全部收益,当市场价格下跌时,棉农也要承担部分收益下降风险,真正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职工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目前,试点阶段目标价格每年确定一次,以便根据试点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自治区发改委要监测籽棉收购价格、棉籽销售价格、衣分率、皮棉销售价格,兵团由于籽棉和棉籽大部分都不是市场价格,兵团发改委选取兵团棉麻公司及主要植棉师棉麻公司作为市场价格监测点,根据监测的籽棉价格、棉籽价格、衣分率等指标,按照一定的公式计算籽棉折皮棉价格。

    此次目标价格补贴对象是新疆实际种植者,而兵团棉花实际种植者包括植棉团场、植棉职工以及兵团范围内的其它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种植主体。总的原则是多种多补,少种少补,不种不补。

    中央财政按照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国家统计局统计的产量,分别核定对自治区和兵团的补贴总额,并一次性拨付。兵团财务局将按照国家认可的兵团棉花产量及中央拨付补贴资金总额,将补贴资金拨付到植棉师,各师再拨到团场及代管的兵直单位,种植者凭棉花加工企业出具的籽棉收购结算票据向棉花种植所在团场申请发放补贴。彩色棉、长绒棉等特种棉补贴标准与自治区保持一致,适当高于白色陆地棉。但是,没有经过公示、没有籽棉交售票据以及兵团以外流入的棉花,均不给补贴。

    由于与目标价格对应的市场价格是一个平均价格,所以棉农领到的补贴也是按照目标价格与市场平均价格的差额计算的。如果卖出的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格,实际得到的收入就会多一些。因此,团场、棉花种植户要尽可能提高农产品品质,努力把握市场节奏,争取将产品卖个好价钱。

    记者可以看出,从长远来看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对兵团是有利的,但任何改革都有“阵痛期”,兵团将面临哪些困难?我们正在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应对困难?

    胡桂莲: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将能够促进兵团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棉花品质和单产,并大幅降低棉纺企业生产成本,发挥兵团棉花产业优势。但是,改革试点近期也会对团场和棉农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植棉职工收入减少。由于棉花目标价格比此前临时收储价每吨低600元,每公斤籽棉低0.25元至0.3元,按平均每人种植40亩、单产400公斤籽棉计算,每亩减少收入100元至120元,职均年收入减少4000元至4800元,减收幅度较大。

    二是棉花市场销售难度加大。近3年,兵团棉花销售主要依靠国储,不需要承担市场风险,但在新的形势下,棉麻公司需要直接面向市场,自行寻找下游用户并承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但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情况。目前,国家尚有不少棉花库存,国内棉花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基于减少库存、回笼资金的需要,棉花抛储可能性较大,对兵团棉花销售将造成很大压力。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棉花库存量较大,国内棉花价格每吨高于国际市场价格3000多元,可能出现卖棉难现象。兵团发改委还专门对兵团部分棉花重点生产师进行专项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师、团场和职工对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不清楚,未能充分认识到市场价格低、卖棉难带来的风险,需要高度重视棉花加工交售、防止兵团以外棉花流入、补贴发放、棉花销售等重点环节工作。

    面对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这盘“大棋”,唯有运筹帷幄才能胜券在握,我们要勇于面对改革阵痛。当前,兵团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正在积极开展工作,落实中央关于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的决策部署,与自治区沟通衔接重大问题,研究制定兵团相关改革政策,指导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兵团发改委已制定了《兵团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要求各师认真研究本师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具体实施办法,把各环节的问题考虑周全。首当其冲地是多措并举,增强棉花市场竞争力,通过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创建高标准棉田,提高兵团棉花整体生产水平;通过规模化生产经营,推进棉花全程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完善棉花良种繁育体系、技术服务体系,改良品种,加强管理,杜绝“三丝”,提高棉花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棉花目标价格按照生产成本加基本收益确定,原则是“一年一定”,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当年棉花目标价格水平。兵团发改委高度重视市场价格监测和成本调查工作,正在建立健全兵团棉花种植成本收益调查和市场价格监测体系,选好调查团场、调查户和市场价格监测点,按时、准确上报数据。同时,引导棉花销售企业保持现有棉花购销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兵团、师棉麻公司现有营销网络体系的重要作用和仓储、设施方面的功能,多渠道、多方式促进棉花销售,鼓励和支持兵团、师棉麻公司参与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公开竞卖。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对兵团来说,推进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加快推进。

    (摘编自天山网)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