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二季度同比增长超1倍
本报讯 非现金支付业务金融增速在放缓,而移动支付业务则依然保持高位增长。
近日,央行公布2014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50.38亿笔,金额456.2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5%和17.42%。
而电子支付金额增速则远远大于整个非现金支付业务平均水平。同期全国银行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76.96亿笔,金额327.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4%和30.31%。其中,移动支付业务9.47亿笔,金额4.9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倍和1.37倍,移动支付业务继续保持高位增长。
相比之下,银行卡发卡量增速连续放缓。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45.40亿张,环比增长3.40%,增速较上季度放缓0.79个百分点。
(易彩平)
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出台在即
本报讯 不久前,央行曾召集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开会,就尚未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进行沟通交流。
据悉,此番央行将互联网金融定位为传统金融的补充,强调传统金融是主流。央行认为,互联网金融并未改变金融风险的本质,因此仍需加强监管。
这一观点获得了P2P资深人士、金信网COO安丹方的认同,在她看来,互联网金融标准建立应将信用管理作为一个关键指标。以P2P为例,其是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借贷信息服务平台,而中国目前还是信用管理体系相对缺失的社会,如果不对借款人进行详尽的信用调查、管理,那么就不能规避风险。
“未来的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将不再单打独斗,而是携手传统金融行业,融入全民理财的潮流,是可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共同驰骋的小伙伴”。
(郑娟)
商务部正研究电商打假政策
本报讯 日前,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介绍1~7月份的商务运行情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回应部分电商售假时表示,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把打击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作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研究制定有效的监管办法和治本之策。
近期有报道说国内的一些知名电商被查出销售假冒的名牌服饰、手表等,关于如何规范和管理电子商务、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沈丹阳表示,近年来,中国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年交易规模已经突破10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其中网络零售达到1.85万亿元,成为世界网络零售的第一大国。但与此同时,电子商务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现象也呈现上升趋势,而且手段不断翻新,具有虚拟化和智能化的特点。
沈丹阳表示,这次专项整治有四个主要着力点:一是选取国内外关注的重点商品和问题集中突破。二是加强部门间、区域间的执法协作,形成打击合力。三是深挖制假的源头。四是坚决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关闭一批违法网站,端掉一批制假的窝点。
(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