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福建检验检疫局棉花检测实验室开验,填补了福建进出口棉花无检测实验室的空白。
检测需求大
据统计,2013年福建全省进口棉花2.49万吨,同比增长40%。泉州晋江陆地港运行以来,加快构建海西进口棉花交易中心,2012年1月至今,全市累计已从乌兹别克斯坦、美国、印度进口棉花达1.86万吨。
“不过,从近年来全国各地进口棉花的检验检疫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品级、长度、强力等指标不符合合同要求的情况,而且混有杂质、有害生物等情况屡屡发生。” 泉州检验检疫局晋江陆地港国检办主任洪文哲介绍。此前,福建省内并无专门的进口棉花实验室,样品需送广东、上海、浙江等地检验,造成企业通关时间拉长、成本增加等问题。
泉州检验检疫局积极向上级争取在国家纺织品检测重点实验室(石狮)内获批建设进出口棉花检测实验室,引进了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美国乌斯特HVI1000型大容量棉花纤维测试仪。2013年6月先后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中国计量认证(CMA)资质认定后,目前该实验室年可检测进口棉花达5万-10万吨。
时间费用都省了
不久前,福建翔升纺织有限公司生产急需的一批进口棉花抵达晋江陆地港保税仓库。从棉花入库晋江陆地港,到企业拿到国家认可的检验检疫部门检测报告并出货,只用了十几天。不过,在福建检验检疫局棉花检测实验室正式开验之前,公司要想拿到这样一份检测报告,最少也要等上一个半月,长则达两个月。
“如果遇上急需报出的特殊情况,而无法及时通关,企业可能因此蒙受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损失。”今年1月底,翔升便险些遭遇这样的情况。该公司贸易负责人邱先生介绍,在上一年度,翔升共争取到7000吨能够享受1%关税配额的棉花进口量。按照目前市价,配额内的进口棉花价格与国内棉花价差为4000—5000元/吨,配额内进口棉花能够为企业省下大笔成本。
然而,就在企业上一年度进口配额到期作废还不到10天时,翔升两批重1300多吨的棉花才刚刚到港,等待报检出货。“当时正值春节前,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周末加班,从抽检到棉花报出,用时仅7天,为企业省下了600万元的税率差价。”邱先生算了算,如果按以往流程,送样到宁波、上海等地检测,而又恰逢春节期间,报检过程可能持续两个月甚至以上,等待时间是本地报检的8倍左右。
据了解,福建省内的进口棉花即可实现就地报检,就地检测,将大大缩短检测周期,确保进口棉花的品质质量。“棉花是一种大宗交易商品,一天一个价。对贸易企业而言,通关效率的提高,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棉花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对生产性企业而言,则能保证订单的正常生产。”洪文哲说。
(泉 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