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家公司想在当今世界培育一个卓越的品牌,那么它必须关注速度、敏捷与创新的特质。这些特质被认为是品牌个性中必须具备的要素,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利用这些特质。无论如何,企业如今所处的环境日新月异。消费者追求新产品,而且这种需求越来越频繁,这就迫使企业坚定不移地应用这些特质。速度、敏捷与创新正成为企业的每日必做功课。毕竟,如果企业可以满足这些需求,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在零售业成功做到速度、敏捷和创新的典范是ZARA,通过在这三个方面证明自身实力,ZARA已经跻身于国际品牌之例。
ZARA品牌的所有人为西班牙的Inditex集团,第一家门店于1975年开张,到2008年12月ZARA已在全球拥有超过15000家门店。
ZARA每年推出大约11000种新产品,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大多数的时装零售商,为了实现这一生产速度,它拥有极大地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的能力。事实上,从设计到摆到门店销售只需四到五星期的时间。如果设计环节只是修改原有产品的话,这一周期缩短为三星期。每个款式的产品在门店的生命周期不会超过四个星期。如果某个款式在上市第一周未能达到规定量,就会撤柜并停产。
这些做法引起了消费者的兴趣,并带来积极的影响。首先,这意味着,ZARA的门店总有新款上市,消费者的选择多样化。其次,因为每个款式只在店内销售一周,因此消费者知道自己所购买的服装因将成为“绝版”而更具独特性。店家因此而得到的回报是,ZARA的消费者每年会来店里采购17次,而时装零售业的平均水平是每年12次(西班牙ZARA市场调研数据)。高频率的周转率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为他们知道产品只在短期内能买到。
时装业在时间上受限于设计的速度。传统时装企业只有几位设计师,他们每6个月才能推出新设计,这样一来,公司只能向市场提供两到三次新装。而ZARA拥有庞大的设计团队,使公司能够对新趋势和消费者的新需求迅速做出反应。ZARA的创建者阿曼西奥·奥尔特加称这一商业模式为“速时尚”。
计算机化的库存系统使这一速度成为可能,该系统把进行大批量生产的工厂与零售店联结起来,显著减少了大批量的库存需求。
总之,这是ZARA与消费者之间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