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纽交所最年轻的CEO”陈欧麻烦缠身,聚美优品等电商平台被媒体曝出涉嫌知假售假:一家名为“祎鹏恒业”的聚美优品供货商,所提供的国际品牌授权书、海关报税单均系伪造。讽刺的是,“祎鹏恒业”这一小角色,牵动的不仅是一直倡导“真品联盟”的聚美优品,京东、亚马逊中国、1号店、国美在线、走秀网等一批知名电商平台赫然出现在它的供货名单当中。
于是,电商们擅长的公关大战再次上演。应对之举虽有不同,但有一点相同,即对售假并不知情,责任归咎于第三方平台对自己的欺瞒。要说不知情和被欺瞒,饱受假货之苦的消费者们肯定更是被害的主角。显然,消费者对这种拙劣的演技并不买账——消费者信任骤降,聚美优品股价下跌10%,几家涉假电商的网上交易量明显下滑。
当出现问题时,一句砍掉供货商就想敷衍了事是说不过去的。中国电子商务已经发展了十几年,当很多人不得不将网购商品和假货划等号时,中国电商行业是时候该思考企业良知和经营本质了。
这些年我们看惯了互联网企业的浮浮沉沉。但在这个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年轻电商行当里,似乎一直在跑偏,没有人真正回归和探讨企业经营本质。知名管理学家陈春花《经营的本质》一书,直击经营本质四要素:持续关注顾客价值、非常精密的执行合理成本、非常严格的控制有效规模、具有人性关怀的赢利。观照此次电商“假货门”,被基业常青企业奉为圭臬的此经营四要素,实是革新除弊的良方。在世界都为之侧目的中国互联网发展速度之下,有些电商们仍跳不出行业潜规则,做自己的掘墓人,令人遗憾。对这个行业来说,今后比利润比速度比IPO更重要的还是,让经营本质这一灵魂重新附着和回归身体。
(孙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