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8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的银行不能再膨胀了

□ 慢牛投资董事长 张化桥

 

    坏账银行被证明是当今信贷泡沫的根源。在全盘兜底的存款保险制度下,中国的银行不过是政府部门的延伸而已。在这种制度下,资本充足率没有太大意义。

  中国最大的银行中已有18家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不久前,中国政府又批准了11家小银行上市。

  这一举动将为中国的信贷泡沫火上浇油:让更多银行能筹集更多资本,将使已经膨胀的银行业扩大资本基础,增加放贷能力。

  中国政府还在执行另外两项同样有害的政策。一是通过定向降准放宽信贷供应;二是鼓励上市银行发行优先股。

  中国官员和分析师经常把两条理由挂在嘴边:第一,政府觉得经济增长势头太弱,需要扩大经济中的信贷量予以刺激;第二,银行需要更多资本,以便在增加放贷的同时维持合理的资本充足率。

  然而,还有第三个理由没说出来:政府认为许多银行背负沉重的坏账负担,它们的资本缓冲并不像声称的那样厚实。

  有这样一个对比:以GDP衡量,并按当前汇率计算,美国经济规模比中国约高出80%。即便剔除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美国股市市值仍至少是中国股市市值的7至8倍。

  为何中美股市估值差距如此之大?是因为美国公司比中国公司盈利能力更强。尽管美联储实施了量化宽松,但近年来美国货币供应增速一直只保持在较低的个位数,中国货币供应增速则为13%至14%。中国的公司被信贷淹没了。

  但要中国的银行突然承认坏账水平其实很高,在政治上是行不通的,更不要提核销坏账了。无论如何,税务部门不允许银行这么做。

  银行业是中国纳税额最多的行业,占到全部税收的逾60%。如果银行承认持有比例高得多的坏账并将其核销,那么净利润就将大幅下滑,纳税也将大大降低。

  抑制中国信贷泡沫的唯一现实途径,就是不让银行获得新资本。这里有三条建议可达到此目的。

  第一,中国政府应当禁止银行的任何融资行为。上千家未上市银行的股权投资者理应有一条退出途径。但办法之一应是通过“介绍形式上市”,允许这些银行在不发行新股的情况下上市。这将使一些股东得以退出银行,但银行的资本不会增加。

  第二,中国政府不要鼓励银行发行优先股。银行在这方面不需要鼓励,他们本来就只懂得跑马圈地,而不懂得持续的投资回报。

  第三,应当迫使中国的银行每年把大多数净利润用于派息。银行目前的放贷能力应当足以支撑经济发展好多年。

  有些人可能会问,如果中国的银行被坏账侵蚀得厉害,它们是否应当补充资本基础?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前提是银行必须同时核销大量坏账。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是否应创立一些“坏账银行”来处置银行业的巨额坏账。答案是:绝对不应该。上一次中国这么做是在2000年至2001年,坏账银行被证明是当今信贷泡沫的根源。在全盘兜底的存款保险制度下,中国的银行不过是政府部门的延伸而已。在这种制度下,资本充足率没有太大意义。

  尽管中国经济规模比美国小得多,但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却已比美国高出61%。与此同时,中国的信贷余额在很高基数上仍以每年14%的增速在扩大。

  近些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开出的紧缩“处方”在全球范围内遭到了强烈反对。然而,中国则是亟需紧缩的例子。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