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8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架起合作风帆
贵州铜仁市社狠抓合作社建设打造为农服务大平台
□ 本报驻贵州记者 华时政 唐来祥

 

  近年来,地处武陵山区的贵州省铜仁市供销合作社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要求,结合山区特点,以抓农民合作社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快和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单位。

    争取政府支持促改革发展

    2012年,铜仁市社争取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从2012年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对供销合作社系统每年争取到的项目资金,市级财政按资金总额的10℅匹配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2013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明确铜仁市供销合作社主管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并从2013年起,每年市财政预算安排600万元设立“铜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且每年按10%的比例递增列入市级财政预算。同时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各区县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各区县政府也相应出台了政策措施和安排专项发展资金支持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将专项发展资金纳入区县每年的财政预算,2013年各区县共建立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2980万元。

    结合山区特点抓合作社发展

    铜仁市所辖区县均属山区,由于农户居住分散,农业生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铜仁市供销合作社于是以抓农民合作社建设为重点,推动种养殖业及相关产业形成的规模化发展。截至6月底,全市农民合作社已发展到3088个,入社农户71639户,出资总额784136万元,专业合作社涵盖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旅游、服务等多个领域,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铜仁市社在抓农民合作社建设中,还特别注重抓示范社建设,促进农民合作社提质增效。2013年,市供销合作社联社紧紧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制定了《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标准》,引导全市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的质量得到提升。

    为了使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形成规模效应,铜仁市社还大力抓好农民合作社联合会建设。目前全市已成立农民合作社联合会11个,市农合联的成立,提高了为全市农民合作社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龙头企业认定、涉农项目支持、“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登记注册、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一系列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提高了农民合作社联合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了话语权,增加了社员收入。

    “三社合一”打造服务平台

    2012年,铜仁市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为全市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试点单位的主管部门,铜仁市社就积极在全市开展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试点和建设。目前,全市已批准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20家,其中,设立在乡镇的19家,设立到村的1家。正式营业的19家,注册资本2148.4万元,入社社员4152人,缴纳基础股金2476.9万元,吸纳互助金3117.6万元,投放互助金4231.67万元。互助金主要投放在社员养殖、种植以及支持社员办微型企业,农民自建房、农村商品经营、农业运输、村民就医、农民子女上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方面,很受群众欢迎。目前,试点情况良好,各区县纷纷要求扩大试点单位。

    为了充分整合资源,发挥各种农村服务组织为农服务的作用,铜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意见》,成立以市农委、市供销合作社联社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以行政村为单位,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合作联社,大力推进全市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合作联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建设。以村为单位,组建村级集体经济合作联社,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全覆盖,并以联社为母社搭建平台,以专业合作社搭桥发展产业,以资金互助社为载体提供资金保障。由联社利用村集体的资源、资产、资金、项目等入股,分别组建相应的专业合作社或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实行三者互动融合、相互支撑的链条,有机地把集体、企业、农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发展,使“三社”成为组织农民、引领农民、服务农民、富裕农民的综合平台。

    目前全市已建成生态茶园148万亩,中药材60万亩、蔬菜产业160万亩、核桃92万亩、养殖山羊78万只、养殖肉猪238万头,规模养殖场126个,建成茶叶加工厂359家,大型生猪屠宰及肉食品加工厂10家,农产品加工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97家,建成亩产值上万元的“万元山”和“万元田”达60万亩,几大主导产业走在全省前列。“三社合一”有效促进了铜仁市的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做大,已经成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