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8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杨世华:用名山细分普洱价值
——访云南中吉号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世华
□ 本报记者 炼 晨

云南中吉号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世华。

    7月初,记者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第一次见到杨世华,从外表看,他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深山茶人,但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钦佩他的执着与对茶叶的那一份衷爱。

    有人说:“每一片普洱茶背后,都有一段时光雕刻的故事。”如同普洱茶的陈化,岁月的历练让杨世华愈加淳厚内敛,他与普洱茶之间的故事也愈加回味悠长。

    杨世华1965年出生于云南宣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学毕业后的杨世华先后出任大型国企负责人秘书、深圳分公司负责人。2005年,杨世华成为云南中茶公司省外第一家也是规模最大的经销商。

    他选择在纷乱浮躁的市场环境下潜心做茶,用茶人最纯粹的语言为我们解读每一块茶饼背后的故事,简单淳朴,却打动人心。

    用心打造名山普洱

    勐海自然环境优越,出产的普洱茶毛料极佳,是每个普洱茶人的理想国,中吉号总部就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工业园,这里是普洱茶核心原产地。

    杨世华多年来用心在做让大家满意的放心好茶,在这位深山茶人的眼中,打造名山普洱成为第一大任务。他向记者讲述了“中吉号”的来历,周易说,居中为吉,中道亦是正道,中吉号便由此而来。

    杨世华告诉记者,他2001年下海在深圳开始从事茶叶贸易,此后5年,积累了大量人脉和原始资本。2005年,成为云南中茶公司第一家、也是规模最大的经销商,经营地点以深圳为中心。2006年至2007年,普洱茶经历了疯狂与崩盘之后,他选择回到原产地,在最低谷的时候建盖工厂。好品质的茶,一定会有旺盛需求。于是,他一开始就选择做“名山普洱”。

    杨世华很快在勐海买下了5万平方米的中吉号茶厂。从此以后,多年闯荡深圳的他,扎根普洱茶山,远离官场与市场,长年钻研普洱茶品质,生产出“中吉四美”等高品质产品,同时在勐海、易武、昔归等名山建立了上千亩古树茶园基地。

    找准定位 用心经营

    采访过程中,杨世华带记者参观了去年兴建的普洱茶体验中心,体验中心外墙用玻璃隔开,人们可以透过玻璃看到普洱茶整个制作过程。

    他告诉记者:“这与中吉号重视企业文化定位、重视茶叶的人文情怀不无关系,我始终觉得一个茶人应该具有社会责任心和文化使命感。去年我们在云南勐海兴建普洱茶体验中心,这可能会改变整个普洱茶市场业界业态的大事。体验中心独具傣族风情的建筑完全按照星级酒店标准打造,那里有专业的品茶师会把最成熟的茶品捧至面前,逐一讲述一块茶饼的来历和它的渊源,首次将情景式品茶、买茶提至人们面前,这对于品茶爱好者来说,有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

    对茶叶的热爱可以用“痴”这个字来形容,他说:“我的主要精力、主要心思都在想怎样把茶叶做好。”

    杨世华定居深圳,但他因为长驻勐海,皮肤被热带阳光晒得黝黑。

    他告诉记者,其实做茶就是在做人,要纯粹一些,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做对了人,才能做成事。

    他喜欢和茶农打交道,每年春季收茶的几个月我都会长驻勐海,亲自上茶山寻找最好的原料,组织各个茶园基地采茶、做茶。他收获的不仅仅是优质的毛料,更重要的是收获了茶农和茶友的信任,这一点他更是珍惜。

    始终坚持做好“全产业链”

    中吉号的优势就是始终坚持做“全产业链”,即拥有茶园(源头资源)、工厂(生产环节)、销售与市场(销售环节)同时兼备,并且自己拥有的源头资源,大多是百年以上的古树茶。

    “全产业链”在普洱茶界很少见,投入大、周期长,不仅意味着无尽辛劳,也承担着市场波动的风险。但是,多年来的沉淀让市场对中吉号的产品高度认可,又给予他极大的信心。

    据了解,最早普洱茶都是按等级来区分,中吉号率先提出“名山”概念,并以2008年出产的“纯麻黑”为标志,开启了普洱茶以产地划分的分类标准。

    杨世华告诉记者:“我是云南人,了解各个茶山出产的茶叶风味,一直想保持各个名山茶叶最本真的原味。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做一个细分市场,提升云南茶叶的价值,把原汁原味的茶展示给大家,后来就定位只做货真价实的‘名山普洱’”。

    十多年来,中吉号一直致力于云南乔木古树茶的资源探索、产品研究与开发,汲取云南传统名山和茶庄的制茶经验,做好“名山普洱”,如今“好产地出好茶”已经是业内外公认的的评判依据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