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8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能卖的都拿去供销社卖”
——广东增城基层社承揽乡镇再生资源回收
□ 梅雪卿 王凤妍 成广伟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在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提出了“能卖拿去卖”的口号,但如何鼓励企业参与低值回收物的回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增城市小楼镇,不管是高价值还是低价值的回收物全部交由供销合作社回收,通过政府补贴和两者价差实现市场化运作。

    供销合作社回收全镇可回收物

    在小楼镇资源回收分拣场可以看到,场内整齐码放着塑料瓶、钢材、玻璃瓶等可回收物。小楼镇供销合作社主任夏文兵介绍,镇政府与供销合作社签订了承包合同,将全镇可回收物统一交由供销合作社回收,并对流动收购人员进行统一管理。

    除了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工业垃圾中的高价值回收物,小楼镇也一并交由供销合作社回收处理,做到了再生资源的市场化运作。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地区的网络非常完善,而且市场占有率一直较高,所以都交给供销合作社来做。

    据了解,小楼镇供销合作社的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厂运作的8个月来,平均每个月亏损约1.7万元,与其他资源再生企业,尤其是低附加值回收企业相同,小楼镇供销合作社也面临着亏损的困境。不过,夏文兵却坦言“这很正常”。

    小楼镇试点的最大特点是:不把低价值回收物单独交给企业回收,而是将高价值、低价值回收物全部交由供销合作社回收。通过高价值回收物的利润弥补低价值回收物的亏损,同时镇政府根据综合减量情况,按照每吨30元的价格进行补贴,最终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的市场化。

    夏文兵表示,这几个月是资源回收市场的“小月”,高价值回收物的交易价格处于低谷,建设分拣场可以将高价值回收物囤一囤,等到价高时再卖出赚钱。对于企业今年运作情况,夏文兵表示“没底”,“一切都要看市场,可能亏也可能赚。”

    用过的农药瓶也能换钱或抵扣实物

    小楼镇在全市率先试点有毒农用具“回收换钱”,也就是说,农民用过的农药瓶能在农具店中换钱或抵扣实物。在小楼镇永恒农业服务站,记者看到化肥袋3毛/个、塑料农药瓶5毛/斤、白色薄膜5毛/斤……

    夏文兵介绍称,除了部分农药厂家愿意回收特定的农药瓶外,大部分有毒农药瓶、薄膜被随意扔在田间地头,可能造成较大污染。供销合作社将有毒农用具回收后,交给东莞方面有专门资质的危废企业来处理。

    不过,服务站工作人员表示,3月份以来只收到了约20斤,并认为目前的回收价格还是偏低。一位正在店内购买农药的老伯更是直言:“一个塑料农药瓶只值5毛钱太低了。我来买农药一趟要十几公里,把那些罐罐专门带过来太费事!起码值1元,我才有动力。”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