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8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不够好看的业绩表是小银行上市的动力吗?

□ 本报记者 刘一凡

 

    似乎看到了曙光,却无人能够给出最终的定论,待上市银行的成长性似乎受到了质疑。

    在一份由媒体统计出的数十家“中小银行业绩表”中,一部分中小银行营业收入疲软、不良率明显上升,至少超过10家城商行、农商行的业绩在2013年就已经出现下滑,而业绩表现不如意的中小银行,多集中在江浙两地。

    值得注意的是,十余家正排队等待上市的中小银行也出现在这份业绩表中,这些目前备受各方关注的银行,其业绩表上的数字同样差强人意。

    “以前预披露是在上市前一周,预披露意味着基本确定上市了;而现在证监会把预披露环节前置,接下来还要等多久才能上市仍是个未知数。” 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一位高管对《农村金融》周刊记者说。

    业绩增长乏力

    上市或成“强心剂”

    与城商行相比,无论资产规模还是盈利能力,农商行都有着更为迫切的发展需求。

    证监会预披露的11家中小银行,天然地分成两大阵营——规模、实力都相对雄厚的城市商业银行和立足“三农”、服务小微的农村商业银行。

    对比两大阵营的数据,城商行中2013年营业收入最高的江苏银行达到222.75亿元,净利润81.79亿元;而农商行中同样位于榜首的江阴农商行为22.89亿元,净利润10.3亿元。

    尽管预披露的5家农商银行集中于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位的江苏,但与城商行相比,无论资产规模还是盈利能力,农商行都有着更为迫切的发展需求。

    然而近几年,农商行的日子,过得并没有想象中好。

    以2013年的业绩看,无锡农村商业银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和江阴农商行3家利润增长率跌至10%以下。

    从招股说明书中可以看到,江阴农商行2013年实现利润总额12.34 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净利润10.30 亿元,仅比上年增加0.26亿元,增幅为2.59%。其营业收入在2013年同比下降3.2%。

    另外,张家港农商行2013年的营业利润同比仅增长0.78%,净利润增长2.93%。而在2012年,这两项指标也仅有8.27%和10%的增长速度,连续两年增长疲软。

    不仅如此,从2011年至2013年,张家港农商行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46%。而江阴农商行是6.98%,无锡农商行为12.63%。

    “这既反映出当地金融竞争的充分性,也说明部分中小银行的业绩增长达到一定平台后,进入了滞涨期。” 一位长期关注农商行的监管人士分析道。

    江苏省一位农金机构高管则表示,多数企业希望借助上市“圈钱”,而这5家农商行“并不缺钱,资金流动性充裕。”他指出,在当地市场占有率已经较为饱和的农商行借助上市之力,有利于突破地域限制,拓宽发展道路。

    然而与放缓的增长脚步相比,这5家农商行披露的不良贷款率则引来业界更多关注。

    仅就2013年为例,不良率最低的无锡农商行为0.98%,常熟农商行以0.99%紧随其后。张家港农商行、江阴农商行的不良率均超过了1%,而最高的吴江农商行达到1.35%,此数据还超过了另外6家城市商业银行。

    “宏观经济下行,尤其是外向型经济低迷,对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苏南地区某农商行一位高管向《农村金融》记者分析,“前些年,个别发展较好的企业将信贷资金转投房地产等行业,造成一定风险;而联保制度的不够完善,也是农商行不良率上升的原因。”

    苏北地区某农商行高管对以上观点表示认同,但他认为无需过于惊慌。“就全国范围来看,各地农商行不良率都有一定上涨,这与整个经济形势有关。而这5家农商行更多是因为上市原因备受关注。”

    “上市后,银行的资产规模、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很有可能快速提高。”有业内人士分析,银行股发行上市可以借助新股发行迅速提升核心资本充足率,进而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从而提高盈利能力。银行上市不仅有效解决了银行资本的补充来源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银行上市有利于现行银行机构体制的改革。

    “这对于饱受体制困扰的农商行系小银行而言,应该是件好事。”上述人士说。

    做强做大

    上市不一定是最好选择

    “是否上市,各个银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看到上市有好处,就凑热闹地一哄而上。”

    多年遥遥无期的上市路,如今终于显现出一抹黯淡曙光。针对农商行坚持冲击上市的原因,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表示,华东地区银行融资需求更强,有更早“排队”IPO的需求;而相比其他地区,华东的企业融资需求更大,经营方式更激进,相对华南地区的企业,华东的企业负债率也会高一些。

    “坚持上市由他们自身发展需求决定。”前述苏南地区某农商行高管指出,“其中也有管理层的理念和政府的推动因素。”他笑言,“或许是因为他们有一个‘激进’的董事长。”

    而预披露的11家银行都表示,会将上市后募集的资金用来补充资本充足率,长江证券分析师王一川分析,这是因为银行将面临“有保有压”的政策取向:一方面央行和银监会对于小微企业的定向宽松仍将持续,在存贷比空间打开的情况下,资本成为限制银行资金投放的主要桎梏;另一方面对于同业和理财的监管趋严使得资本计提要求提高。

    虽然益处无需赘言,但是不少农商行对于上市的态度,则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虽然我们在中部地区发展,但作为农商银行,听到江苏这几家预披露的消息,我们也很高兴,说明国家对这一块越来越重视。”中部省份一位农商银行高管说。“我们早些年也考虑过上市,但上市有资产规模和盈利等指标,规模以下的,基本不能申报,这样的话,只有为数不多的农商银行有申报资格。”

    “如果要满足上市的指标要求,我们大概还要等20甚至30年的时间。”采访中,另一位农金高管笑言。

    前述苏南地区某农商行高管则表示,虽然苏南地区有多家农商行冲击上市,但该行目前没有上市的打算。“目前上市工作并没有列入我们的发展规划,是否上市,各个银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看到上市有好处,就凑热闹地一哄而上。”

    但他表示,自己会对能够成功上市的农商行加以关注。“如果未来我们也考虑上市,这些农商行的经历,以及他们上市后的发展形势,会成为重要的参考。”

    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从去年起就致力于推动城商行和农商行的上市工作。他指出,从经营质量和成长性来看,中小银行并不是越大越好。他建议在上市准入方面,应弱化对中小银行的绝对规模要求。“在推进城商行、农商行上市的初期,可淡化资产规模标准,尽快启动。”

    陈东征表示,“若设置过高的规模准入门槛,容易使拟上市银行为追求规模达标,而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拓展能较快扩大规模的业务,或者盲目跨区经营,反而削弱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