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7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以政策洼地隆起就业高地
——新疆出台10项扶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措施透视

    7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新闻发布会,发布国家和自治区在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方面制定的十大优惠政策,明确设立规模为200亿元左右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税收特殊优惠政策,将纺织服装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全部用于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并推出棉花补贴、运费补贴、低电价购电等一系列措施。

    ——新疆已然成为纺织服装产业政策洼地。

    政策提升优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闫勤介绍说,新疆棉花产量约占全国的60%,是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经过多年发展,新疆棉纺产能已达700万锭,居西部前列;粘胶纤维产能67万吨,是我国最大的棉浆粕和粘胶纤维生产基地。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新疆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极不完善,初级产品加工多,最终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下游的印染和服装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薄弱。2013年,通过新疆口岸出口中亚等地的纺织品服装达83亿美元,居全国第7位,但新疆生产的仅占1%左右,纺织服装产业规模效益与棉花资源大区优势地位极不相称。新疆优越的资源条件并没有转化为明显的经济优势。

    新疆经信委主任胡开江认为,从新疆现有产业结构、资源条件、人力资源等情况看,大规模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既有原料、电价、土地、区位等方面的特殊优势和产业基础,又有国内外的市场需求,特别是拥有向西出口的优势和条件。通过吸引东部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向新疆转移,能够发挥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优势,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促其稳定发展、扩大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同时可以利用新疆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和中西交流的文化优势,把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相结合,建设面向中西亚、俄罗斯和欧洲市场的纺织服装出口加工区和商贸中心,以贸促工、工贸联动,使新疆成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中西亚和欧洲的桥头堡。

    事实上,华孚色纺、鲁泰纺织、新野纺织、华芳纺织、雅戈尔等上市纺企也很早就盯上了新疆的资源、政策优势,其中雅戈尔2005年进入新疆后于2010年在喀什地区伽师县建立服装加工厂,2013年又宣布筹资39亿元在新疆建立10万人制衣项目。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纺织工业投资达9140亿元,其中西部12省区市投资达771亿元,同比增长26.85%,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纺织产业正在向西部有序转移。国内上市纺企成为新疆投资主导力量,目前有11家上市公司西进新疆。

    新疆发改委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秦波表示,近些年来,由于国内劳动力、土地、能源等成本增长迅速,棉花价格高于国际棉价30%以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加快了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步伐,虽然这些企业向外转移可以缓冲企业的成本压力,暂时巩固国际市场份额,但长久下去将造成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空心化,以及人才和税收流失,冲击我国纺织服装完整的产业体系,对于我国这样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巨大的国家来说并非好事。因此,制定优惠的产业政策吸引东部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企业向新疆转移,继续留在国内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继续保持国际主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观、客观条件的成熟使新疆借助资源、政策优势形成产业优势的梦想指日可待。

    产业解决就业

    山东如意集团近日与喀什地区正式签订投资协议书,总投资200亿元、300万纱锭产能的齐鲁如意科技纺织工业园项目落户喀什。

    喀什地区经信委总工程师张德喜表示,能够让自己在各种会议上频繁推介如意项目的原因,并非投资额巨大,更重要的是,这一项目对于当地就业的拉动力。如意科技纺织工业园一期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20亿元、创利税14亿元,带动当地2.6万人就业。不仅如此,如意集团还将在喀什地区按1+4+X模式布局,以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形式,以服装加工进村入户的形式,带动大批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到2020年,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的发展规划是,实现拉动就业15万人的目标”,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伟欣喜地介绍,随着洼地政策的发布,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将打造成为新疆最大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不仅解决阿克苏地区劳动就业问题,还将吸纳南疆喀什、和田、克州三地州劳动力就业,通过落实充分就业这项最大的民生工程,促进南疆四地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目前新疆每年有近60万人的城镇劳动力需就业,有约300万人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其中有7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由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企业容量以及语言文化、从业技能、就业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南疆地区经济欠发达,企业少、规模小、就业空间狭窄,企业数量不到全疆的三分之一,就业人数不到全疆的五分之一,企业吸纳就业能力非常有限。

    “为此,在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过程中,新疆确定发展中必须把握的第一原则就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就业第一战略,把增加就业尤其是南疆少数民族群众就业作为首要任务。”胡开江说,新疆在强调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在南疆四地州,把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与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以就近就地、便于就业为原则。在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拨付各类支持资金时,坚持以增加就业为目标,与实际解决就业人数相挂钩的原则。

    经测算,纺织产业每投入1亿元产值可带动就业309人,服装产业每1亿元产值带动就业390人,而石化行业投入1亿元产值带动就业为28人,这一组数据对比充分说明在新疆大力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特别是大力推进南疆地区纺织服装企业项目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新疆企业就业的规模,特别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进入企业就业。

(本报综合报道)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