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7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庄稼撑起一片天
福建永安市社探索新型庄稼医院服务网络
吴 晶

    核心提示

    地里庄稼生病了,找庄稼医院就能免费“看病”,也会有医生深入田间地头为庄稼“把脉问诊”。福建省永安市供销合作社积极探索为农服务领域,组建14所庄稼医院,贯通了实用技术与农民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形成覆盖全市乡镇、服务周到的新型服务网络。今年,永安市供销合作社农资总公司庄稼医院被评为“2013年度福建省示范庄稼医院”,成为三明地区唯一获此荣誉的庄稼医院。

    管卖、管用、管效果

    6月30日早上8时,永安市供销合作社城区中心庄稼医院里,送往洪山路31号和罗坊乡的草甘膦和复合肥料等农资产品已经装车完毕,即将发往目的地。

    负责送货的司机黄海春,早已习惯了早出晚归。“近的地方,一天送货可以跑三四个乡镇,像罗坊、青水这样的偏远乡镇,送货点多且分散,早上出发,晚上10点多才回到家,已是家常便饭。”

    每次将货品送到农资网点或农户手上时,黄海春都不忘问上几个问题,“需要补充什么货?”“下次要种些什么?”“上次的货效果如何?”“最近庄稼有些什么病虫害?”一问一答间,相当于做了一次市场调研。回到院里,黄海春将问题反馈,为医院做好对症备药、备好药提供参考。

    今年水稻卷叶虫虫害尤为厉害,以往用的含量20%、30%的阿维菌素已经治不好了。根据黄海春带回来的“第一手资料”,医院特意多备了些高含量的农药,医生开出的“三唑磷、辛硫磷、丙溴磷”的药方,农民反映效果很好。

    永安市庄稼医院在保证农资商品供应时,不仅做到品种全、数量足、供应及时、保证质量,还推行经营承诺制度,实行明码标价,对化肥、农药等商品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销售、统一价格和管卖、管用、管效果,确保农资商品流通安全,杜绝假农药、假化肥等假商品进入农村,让农民使用上放心肥、放心农药,为农业持续增长和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永安市已建成庄稼医院14所,庄稼医生27人,构建起市、乡、村三级庄稼医院体系,形成覆盖面广、服务周到的新型服务网络。今年1至5月,庄稼医院开展各类技术咨询、巡诊、培训讲座等服务活动200余次,送肥、送药、下乡入户、技术指导服务达300余次,惠及全市19余万农民。

    出诊、开方、配药一条龙

    “魏医生,我家的槟榔芋秆又软还发烂,怎么办呢?”

    “这是得了软腐病,别着急,在农资店里买些氟吡菌酯,用上几天就会见好的。”

    6月27日,在市城区中心庄稼医院里,庄稼医生魏彩玉的手机响个不停。庄稼生病了,很多农户们直接电话“求医”,足不出户就把问题解决了。

    魏彩玉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随地保持通话,尽可能让所有电话都能及时打得进来。魏彩玉说,电话问诊的农户越来越多。不过,直接带着患病农作物来的农民也不少。

    前几天,上坪乡龙共村一位50多岁的农民急匆匆来到医院,拿出几片患病的桃树叶子,找她“看病”。魏彩玉仔细看了看,叶子已经变色,摸上去有凹凸不平的感觉,还有些发脆、卷缩。经过诊断,魏彩玉给他开了专治“病毒病”的药——毒氟磷,并叮嘱一瓶毒氟磷用30斤容量的喷雾壶来配比,大约3壶就能喷一亩的桃树。原先眉头紧锁一脸焦虑的老农,顿时宽心了不少。

    在“坐堂问诊”的同时,庄稼医生还下乡巡诊,到田间地头把脉。大湖镇葡萄园主朱元桥,种了20余亩夏黑和比昂扣葡萄。3月中旬,葡萄叶上出现了红色小虫,芝麻大小,粘附在叶子上,抖都抖不下来。朱元桥心急火燎,一个电话打给了魏彩玉。魏彩玉赶紧来到现场察看,初步判断为红蜘蛛,但是又不敢确诊,于是先给朱元桥开了阿维菌素和唑螨酯的药,可是疗效不大。魏彩玉又赶紧联系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福建片区技术员,她们再次来到葡萄园,发现从来没见过这种粘附性强、又小又红的虫子,查阅书籍、搜索网络,终于找到虫害真相——食心瓢虫在作怪。找到了“真凶”,魏彩玉也安心了。甲维盐一举消灭了食心瓢虫,朱元桥原本悬着的心落地了。

    “每年都会出现新的病虫害、新的问题,所以要不断充电。”《庄稼医生读本》,《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病虫害诊治》,《蔬菜疑难病虫害诊治图谱》,《柑橘病虫害诊治图谱》,《鲜食玉米栽培》等等各类书籍读本,都成为魏彩玉充电的读物。

    肥菜挂钩增收无忧

    “农资款先欠着,等卖了瓜果蔬菜再补上,这个政策真好,农民得了很大的实惠。”今年4月,安砂镇绿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仕滨为社员们向庄稼医院统一购买了豆类配方肥、玉米配方肥等80多吨的化肥,总价值22万余元。该合作社今年刚加入永安市供销合作社“肥菜挂钩”示范点。张仕滨说,先赊欠后补上,这种方式让农民减轻了生产资金的压力,为增收增添了动力。

    从2008年开始,永安市供销合作社在曹远镇下墩村开展“肥菜挂钩”试点工作,下墩村村民刘有达等36户成为该市首批试点人员。他们与供销合作社签订了肥菜挂钩协议,供销合作社庄稼医院赊欠给农户购肥款16万余元,推广莴苣种植面积300亩,并保证莴苣收成时,由供销合作社或中介按照市场价格统一收购。目前,该市已建立8个“肥菜挂钩”基地,面积达3600亩,并积极探索“农超对接”方式,让绿色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农民增收寻找更多更好的“亮点”。永安市供销合作社庄稼医院在小陶镇、青水畲族乡等农业大镇建立了5个现代示范基地,围绕节水灌溉和农业机械化作业,配套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测土配方施肥、无毒低害农药、模式化栽培技术等农业增产新技术,积极推广应用综合农艺措施,提高农业生产力,使亩产量提高20%以上。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