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的公司,都曾将忠诚计划作为与客户建立并维持长期关系的主要工具,他们往往会将盈利作为开展这些忠诚计划的理由。但最近的一项市场实证研究却显示,并非所有的忠诚客户都是盈利性的,并非所有盈利性客户都是忠诚客户。忠诚与盈利性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拥护者所宣称的那样,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弱得多,也微妙得多。这一调查结果说明,我们需要一种更加准确的计量方式,来衡量客户行为和忠诚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忠诚计划有效吗
很早开始,忠诚计划便作为建立客户关系的工具被广泛使用,它通过建立一种客户和店家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为市场营销人员提供了挽留住公司重点客户的机会,店家得到了重复光顾,顾客也因为其行为的忠诚而得到激励。
忠诚计划最先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的航空业。美国航空公司在1981年引入了“A Advantage计划”,客户乘坐美国航空公司航班,每旅行X次就可以得到免费飞行奖励。不久后,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也推行了一个类似的计划,随着其他公司的纷纷效仿,到2002年,全世界的飞行常客成员已超过亿人。
如今,美国航空公司的“A Advantage”计划,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飞行常客计划。酒店业也效仿航空公司建立这一模式。万豪国际酒店集团是第一家推行忠诚计划的酒店连锁集团。1983年它推出了“常客奖励计划”,根据客户每年入住酒店的天数或入住的时间长度,对客户进行奖励。加特纳咨询公司的分析师亚当·萨诺指出,2003年,美国公司在客户忠诚计划上的花费,超过120亿美元。忠诚计划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关系营销工具,营销人员以此来确认、奖励并维系盈利性客户。忠诚计划耗费了这么多的时间和资源,忠诚客户的真正表现如何呢?
一家大型美国高科技公司的研究,解答了这一问题。该公司推出一项成本方案,用以分析其最近实施的忠诚计划的效果。该计划除了计量每位客户的直接产品成本之外,也计量了其他的相关成本,如广告成本、服务成本、销售力,及其他管理费用。公司每年为忠诚计划耗资200万美元,而成本追踪方案,可以使公司计算出其客户的整体盈利性。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在该研究中,行为忠诚的客户(在至少两年中经常购物的客户)中接近一半的人几乎从未产生过任何利润。高盈利性的客户中几乎有一半是短期客户,他们在短期内购买了大量高盈利性产品之后,就不再从该公司购买了。
忠诚计划的误区
另外,通过对4家公司进行研究,研究其客户与公司关系持续期的长度以及该公司的盈利状况。这4家公司分别为:一家高科技企业服务提供公司、一家美国邮购公司、一家法国杂货零售店和一家德国直接经纪公司。研究结果表明,关于忠诚客户普遍存在着几种错误的观点。
很多人认为,尽管忠诚客户的获得成本很高,但因为获得成本可以通过大量的未来交易摊薄,所以从长期来看,他们是具有盈利性的。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首先假定这些客户在未来的交易中都会产生利润。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忠诚可以降低成本,该观点认为在客户熟悉了公司的产品和交易过程之后,公司就可以减少对这些客户的关注了,因此,公司耗费的运营资源相应减少(反过来说,也就是忠诚客户更具盈利性)。
可是,与客户维持关系的成本(除了交易成本外,还包括通过电子邮件、直接邮递、电话等的营销沟通成本)在不同的公司差别很大,有时这一成本的变化更是千差万别,与短期客户相比,没有哪一位忠诚客户会一直保持较低的维系成本。
实际上,在对高科技服务提供公司的研究中,甚至发现了相反的证据,该公司的忠诚客户管理成本反而更高。这一发现并不出人意料。为了赢得忠诚度最高的前250位客户,这家高科技企业服务提供公司,为每位客户都量身打造了一个网站,通过特别的销售和服务团队,利用这个网站为这些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该公司每年维持网站和特别团队的成本高达1000万美元。
也有很多人认为,忠诚客户相对于次忠诚客户,更愿意为同一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但在B2B模式下,越是常客要求的价格可能越低。高科技服务提供公司的案例证明,客户并不总是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按产品类别统计,该公司长期客户支付的金额,比新客户要少5%~7%。在B2C模式下,客户也希望因为忠诚而得到回报。例如,以邮购公司为例,对于某类产品,长期客户支付的金额,比新客户要少9%之多。这说明,不论是在B2B模式下,还是在B2C模式下,忠诚客户对价格都比新客户更为敏感。
计量忠诚计划的价值
为了清楚地了解忠诚与盈利性之间的关系,我们把前面4家公司的客户,根据其与该公司的关系期长短以及盈利性高低,进行了划分。结果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状况,4家公司中很多的长期客户创造的只是边际利润,而大量短期客户的盈利性却很高。可见,忠诚与盈利性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每个行业都存在大量的忠诚计划,但有时候这些计划并没有建立长期盈利性的客户关系,相反,它们变成了损耗公司营销资源的主要原因,被经常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实施忠诚计划的成本。典型的例子就是航空公司早期实施的忠诚计划。以前,航空公司是根据乘客在一家公司飞行的英里数对其进行奖励的,并不考虑乘客所支付的票价差异,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经济舱和头等舱的乘客得到了同样多的积分点数。航空公司为乘坐经济舱的乘客花费的费用,要比售给其机票所得的利润还高。
实施忠诚计划时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使用过时的标准,来计量客户的价值。很多公司会根据客户对公司的忠诚,以及他们往期的购买行为,来给客户分级排列。传统的标准有:最近一次消费—消费频率—消费金额值、钱包份额,以及往期客户价值。公司希望利用这种方式,对客户实行适当的营销策略,但问题是,如果所用的标准有误,那么公司选择的客户,自然也是错误的。
如果不能准确预测客户的未来消费行为,很难制定客观的营销策略,当公司使用传统的客户价值计量标准时,这一问题尤其明显。因为这些标准假定客户未来会继续其购买行为,所以它们错误地估计了客户的价值及消费的时间长度,造成对管理者的误导,使他们无法开展最佳的营销活动。管理者们继续为大量的客户投资,而这些客户已经不再从该公司购货,而且也不打算继续选择该公司了,这样便浪费了公司有限的营销资源,并且忽略了投资于盈利性更高的客户的机会(在高科技服务提供公司的例子中,大约40%的客户并不值得继续投资,因为他们未来不太可能再购货了,尽管如此,该公司仍继续对这些客户投资)。
因此,走出误区的方法,是准确预测客户的购买行为,计量忠诚计划的价值,针对盈利性的客户制定促销政策和发送信息,保证用于每一项营销活动的投资,都能得到可观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