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成中国消费信心主动力
本报讯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最新发布了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报告。根据4月份BCG中国消费者洞察智库(CCCI)对中国12个城市1000多名消费者的调查发现,31%的消费者计划在未来一年增加可自由支配的个人开支,消费者的整体信心与安全感均有上升。
中国消费者信心的复苏态势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和去年相比,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增长了8个百分点,从26%增长至34%。(中国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是指月收入超过7200元的中国消费者)。相比之下,大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则有所下滑,比去年降低了3个百分点,在过去三年内降低了7%。
和去年相比,小城市的消费信心反弹尤为强劲。66%的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赞同“我每年都想购买更多东西”这一观点,同比增长了6个百分点。而大城市同类人群只有57%持有此看法,同比减少2个百分点。
其中涉及到消费品类的变化是,大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人群更愿意对婴儿产品、汽车、房产、新鲜农产品等增加消费支出,对非必需品(特别是包装食品和饮料以及娱乐等产品品类)的升级消费意愿有所下降。这意味着,大城市中相关品类品牌的市场增速或将放缓,而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但小城市中产阶级和富裕人群对包装食品和饮料以及娱乐等非必需品的需求仍然旺盛。
同样,专注于区域业务并广泛覆盖小城市及乡镇市场的百货店,今年第一季度的平均增长率显著优于大城市中的同类企业:前者和后者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和-6%,差距高达10个百分点。
“对于品牌与零售商来说,小城市将成为铺量增长、追求成本竞争力的新战场,而大城市则面临注重生活方式品质的升级挑战”,波士顿咨询董事经理郭又绮说。
(黄媛)
日本超市、便利店销售额连跌三月
本报讯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日本超市及便利店的销售额均比去年同期下跌。
今年6月,日本全国便利店销售额为7315亿日元(约447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跌1.9%,这已经是连续第3个月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减少,主要影响到销售额的是香烟及杂志等的销量下降。
同时,今年6月,日本全国超市销售额为10605亿日元(约为648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2.8%,同样也是连续第3个月销售额下跌。分析认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今年6月日本天气异常,导致夏季服装的销售低迷,日用品等非消耗品受到消费增税前暴涨的“赶脚式需求”的反弹影响,销售额自然下跌等等。
另一方面,从今年1月开始的半年销售额,由于消费税增税带来的“赶脚式需求”的推进,上半年整体比去年同期增加0.03%,这是时隔18年来首次上升。
附:赶脚式需求:又称紧急增加需求,最后一分钟需求,指当商品或服务面临不可避免的原因即将导致价格上涨时,用户出于止损心态,在价格上涨前对于该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将大幅增加。这一需求便被称为赶脚式需求。
(冯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