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7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家社”文化让农信人扎根边城
山西省天镇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推动企业文化转型
□ 余忠阳

 

  如何让各类人才愿意去基层、留在基层?只有制定差异化考核办法,充分利用资源营造“家社”文化,以感情化人、以待遇留人,鼓励支持广大年轻员工到基层、到一线、到艰苦的岗位上锻炼,使其全面锻炼、快速成长,才能进一步激发最基层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活力,才能为“转型提质”凝聚正能量。

    在三晋大地的东北角,坐落着一座塞外古城——天镇县,这里资源匮乏,2013年全县财政收入仅为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735元。就是这样一个偏僻、贫瘠的小山城,有一群农信人在这里扎根,他们精耕“三农”这片沃土,不断用汗水抒写壮丽的篇章。

    “家社”文化

    服务“三农”永不悔的信念

    天镇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冬季常常被大雪封山、封道,异常寒冷。十几年来,百十名农信人就工作和生活在这个数省交界的山坳里。面对清贫的环境,天镇农信人没有屈服,他们在全系统营造“家社”文化理念,实行差异化考核办法,鼓励干部员工扎根基层、服务“三农”。

    “报考信用社,让我对服务‘三农’事业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是‘家社’文化的扎根精神坚定了我留在基层的信念,这样不仅能更好地锻炼我的意志,而且能更好地反哺帮助我成长的父老乡亲,服务他们就像服务我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我心甘情愿!”

    2011年9月,从太原财贸毕业的石燕燕回到家乡,成为天镇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一员。谈起两年来的收获,她俏丽的脸上写满了兴奋。

    像石燕燕这样扎根基层的90后,在天镇农信社有30几人,他们受“家社”文化的熏陶,工作和生活在农信第一线,谱写着一曲曲服务“三农”的青春赞歌。

    扎根基层

    农信社支农永不竭的源泉

    “我们打造‘家社’文化,就是要让农信社支持‘三农’发展有不竭的动力,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农信情怀;就是发扬老信合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力求在支持‘三农’发展的瓶颈问题上有所突破。”山西省天镇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吕春明如是说。

    天镇县是一个资源缺乏的纯农业县。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金融政策不断地向偏远地区倾斜,山西省委、省政府支农惠民力度不断加大,天镇县联社及时调整信贷投向,实现了由传统的“遇旱打井、逢雨防涝”式助农到资金专业化、标准化运行。

    该联社还积极响应当地县委、政府提出的“蔬菜绿色化、产业化、无公害化”的发展思路,坚持扶农先从优势产业扶起,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用心造福当地百姓,累计投放支农贷款10亿元支持该县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以及“百企千村”等工作,已成为天镇县农村金融市场的领头军和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后盾。

    以人为本

    成人成才成事的根本

    不论是服务“三农”还是员工培养,天镇联社都十分注重将“家社”文化融入其中。该联社恪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做到“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

    该联社在实际工作中实现了“三个培育”——一是培育优秀员工,打造兴社平台。该联社着力为员工树立“人才就在单位里、人才与单位一起成长”的观念,营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氛围。

    二是培育民主文化,提高“主人翁”意识。该联社管理层积极为员工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员工发展空间的创造以及福利的合理分配等。既尊重了个人的正当利益,也尊重了主体的需求意识,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将个人命运与单位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三是培育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该联社在内部倡导“合作共事”的人际关系,让每位员工适度把握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彼此之间既加强合作又竞争有序;各个单位和部门在分工基础上理顺了关系,协调合作、形成合力,防止部门和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勾心斗角产生无序竞争,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了内耗,使员工能够舒心工作,从而有效地把信合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汇聚成促进农信社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形成了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排排的大棚、一眼眼的机井、一张张农民朴实憨厚的笑脸已成为边城农信人传承“家社”文化、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谋求支农新举措的证明,也激励着这里的农信人在兴社富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