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市地处中国绿茶黄金产业带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湖南,北接重庆,是“黔东门户”。1992年,著名茶业专家、中科院陈宗懋院士考察铜仁茶产业,挥毫赞誉“得天独厚 景美茶香”。
铜仁市生态茶产业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贵州省农委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茶农的共同努力,按照“做大、做精、做强”茶产业发展思路,茶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茶叶基地建设快速增长。全市茶园面积2007年的13.78万亩,每年全市以20万亩的速度发展,到2013年生态茶园达到125.9万亩;涉及 115个乡镇、1214 个村、带动农户15.09万户;茶园面积全省第二,发展速度全省第一。
茶区建设日趋合理。目前,铜仁市有五个高效茶叶示范园区,园区面积在2万亩以上;全市有万亩以上乡镇55个,5000亩以上乡镇达81个;万亩以上的村5个,3000亩以上的村119个。
茶叶产量产值实现双增长。2013年全市投产茶园面积52.4万亩,茶叶总产量3.53万吨,比2012年茶叶总产量2.88万吨增长23%,茶叶总产值17.12亿元,比2012年茶叶总产值11.91亿元增长43.74%。全市茶叶产值、产量实现双增长。
茶叶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全市茶叶加工企业359家,2013年新增市级茶叶龙头企业1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市级龙头企业49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50个;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茶叶企业12家、年产值1000万元到2000万元茶叶企业15家、年产值100万元到500万元茶叶企业44家。
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创新营销方式,拓展销售市场。组织全市七个产茶县抱团入驻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成立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北京马连道梵净山茶城”分会,创新“梵净山”茶品牌“打捆推介,抱团出山,集中开拓”市场建设模式。
茶叶品质安全有保障。铜仁茶叶优势在于原生态的品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成为铜仁茶叶的代名词。2013年对全市七个产茶县的春茶、夏茶、秋茶抽检,通过检测,检测合格率100%,茶叶质量为优等。
品牌建设初显成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整合了“梵净山”茶品牌,组团参加各类展销、品牌推介活动。
人才队伍建设稳步发展。2013年底,全市有茶产业人才队伍 475人,为2008年的3.9倍,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45人(高级职称6 人,中级职称102人,初级职称 135 人、茶叶辅导员202人),管理干部 30人。全市茶叶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文化水平结构为:硕士学位6人,本科生33人,大专生237人,中专生157人。
茶文化建设稳步推进。举办首届铜仁市茶艺职业技能大赛,倡导“茶为国饮”,扩大“梵净山”茶品牌影响,提升茶艺技能,弘扬茶文化,并选送了6名选手参加全省茶艺技能大赛,通过全省茶艺技能大赛,贵州省选送两名参加全国茶艺技能大赛,荣获三等奖1名,优秀奖1名;2013年11月,联合市关工委、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举办2013铜仁第二届茶艺培训;引导和推荐全市4家茶馆参加首届“贵州星级茶馆”评选,淡云茶楼、梵净山茶馆荣获贵州省三星级荣誉,并建立铜仁市茶馆业评选标准、引导茶馆业规范发展、挖掘铜仁本土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