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研究会共完成研究课题18个。据不完全统计,国务院领导批示15次以上、部委领导批示31次。
10年来,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选好研究课题,对影响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梳理,按照轻重缓急原则选好课题,然后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每次调研都深入到农村、企业,与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取得真实情况。调研结束后,召开课题研讨会,广泛听取各方不同意见,在吸收各方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调查研究报告。
同时,研究会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注重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建议,及时了解政府的工作动态和政策意向,选准研究课题。对政策出台后的实际效果,进行追踪,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完善建议。2010年棉花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波幅创历史新高。广大棉农十分迫切盼望政府出台收购价格保护政策,有关部门也在关注这个问题,一些专家提出了实施目标价格的主张。研究会对各方提出的方案,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比较,并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和沟通协调的基础上,于2010年12月完成了《实施棉花最低收购价,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课题报告。在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作出批示后,国家于2011年出台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研究会对政策出台后的效果进行了跟踪,针对临时收储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于2013年8月底向国务院领导提交了《关于改进棉花收储方法,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建议》,提出了制定棉花市场预警机制,合理确定棉花储备规模,在籽棉收购环节给予棉农直接补贴,对新疆给予特殊政策、确保新疆棉花生产稳定等建议。
另外,研究会建立健全了规范化的运作机制,制定并完善了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岗位管理制度。同时办好棉麻流通经济会刊,使会刊不仅成为总结和交流企业改革、改制、创新经验的园地,也成为学习、宣传和研究的阵地。研究会还努力使会刊通讯员不仅成为会刊稿件的组织者、撰写者,而且成为研究会调研工作的抓手,开展工作的依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