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4年7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青春茶话


    @食品界: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从种、采、制、泡,最后到品,不可谓不繁杂。因此有人感慨中国六七万家茶厂干不过一个立顿甚是悲哀,其实这存在很大的误解!茶文化不能用笼统的标准化和规模化衡量,不能因立顿工作茶的成功而否定张一元、吴裕泰、八马等更多生活茶!茶无论怎样创新,仍要遵循传统。

    @夏天吹胡椒:

    茶可直接入戏,是礼仪所需。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礼”、“茶献”之风,古往今来,盛行不衰。因之,在戏中“上茶”、“看茶”、“请用茶”之语比比皆是。此类戏中茶,乃待客礼仪所需之常备道具,其作用虽无关宏旨,但应景、过场之戏却又是少不了的。

    @茶小隐:

    小山园工厂里的茶磨,虽然改为电动,却仍由石匠按直径33厘米旧制凿刻,每一条沟槽都不曾改变。他们或许并不知道,南京南唐皇宫遗址出土的茶磨,直径也是33厘米。忽然觉得有些东西超越茶味、茶文化的不同,更值得我们理解、赞美和学习。

    @九品莲茶语:

    今天所谓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它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全部。自然,茶与饮茶及其“辐射”开来的茶文化,亦无法例外。也因为太快,乃至许多人对许多事情的“唾手可得”,使得他们对这些到手“太过容易”的事物缺乏起码的认知、认识、感恩与珍惜,这不能不说是另一种遗憾与讽刺,普洱茶就是如此。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