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中,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以下简称CCI)每两年举办一次棉花学校,与中国合作伙伴分享关于美国棉花行业的信息。距离上一次棉花学校已有两年时间,在此期间,全球棉纺织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影响到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为了探讨这些重要发展,COTTON USA未来论坛于2014年6月在上海外滩威斯汀酒店举行。此次论坛就当前全球棉花市场及经济现状,美国棉花种植和Cotton LEADSTM认证计划,棉花的消费者市场调研以及全球零售市场的采购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于棉花种植现状——
CCI会长李睿德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目前全球棉花市场和经济状况。他表示目前棉花供过于求,但是市场本身会做出调节。市场十分关注中国的棉花政策,这对棉花市场的影响很大,但是消费者的调研表示消费者依然钟爱棉制纺织品。
CCI执行总裁梁凯华向与会者介绍美国棉花的种植状况,同时介绍了由美国棉业和澳大利亚棉业去年联手合作的 Cotton LEADSTM——负责任的棉花种植认证计划。澳、美两国的棉花产量约占全球棉花总产量的17%。Cotton LEADSTM认证由美国国际棉花协会、美国国家棉花总会、美国棉花公司和澳洲棉花协会携手创立。据统计,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棉花产量共计约占全球棉花总产量的17%,该计划旨在培养和提高纺织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能力,以满足全球纺织业对高品质棉花纤维的需求。由于美国棉业采用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与采摘,不含有三丝杂质,加上具有完美成熟的棉花商业化市场运作系统,美国棉花从收获、加工、装配、仓储、物流、出口等环节,直至最终到纺织企业用户手中,产品实现全程可追溯。由于产品信息具有高度的透明度,棉花品质均一,被越来越多的纺纱、面料、服装品牌在生产中采用,COTTON USA在零售市场得到了强势推广。
关于棉纺织供应链的趋势——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的总裁葛仪文就当前中国策略性行业以及消费品市场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且呼吁业界同仁思考行业未来的发展策略。葛仪文表示:“目前的供应链存在时间太久,已经老化,将来会有新的供应链来取代。”他建议企业不能只考虑劳动力成本,要关心引进人才,并注重消费市场需求,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美国棉花公司的战略和项目副总裁Kim Kitchings介绍了由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和美国棉花公司进行的消费者调研结果:中国消费者在服装领域的消费表现依然坚挺,到2020年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服装消费市场。目前中国的服装品牌需要提升,可以借用高新科技和网络平台得到消费者的认知。当前行业面临很大的挑战,如何在生产成本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透明度和可靠性的需求之间取得平衡是至关重要,而研究表明只注重成本价格是行不通的。
来自韩国Hansae的战略销售副总裁Grace Suh在论坛上就目前中国、区域和全球零售市场的采购趋势作出概述,其表示目前的零售品牌采购应该授予生产商使用产品、面料研发以及最终检验权,而生产商则应迅速顺应市场最新的潮流趋势和原材料的发展,从而向买家提供优质的产品。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