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之味在于……
@普洱茶庄
有朋友爱喝易武,问其原因。答曰: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我喜欢女人。 有朋友推荐一款茶,问价一千二,后来我在网上查找到相同款,标价两百有余。问曰:茶有别,难道朋友也有别?其不语。真是年年岁岁茶相似,岁岁年年味不同。普洱之味在于转化,人生亦多变,越陈越香是每个人的期盼,难道不是么?
@钟爱古树茶
喝茶关键要自己觉得值,不要喝名气、不要喝牌子、不要喝故事,要让舌头口腔决定。
@雲淋一塵
我爱普洱茶!贵茶,低价位,我都爱。每一种茶我都要细细品味!贵在哪里?低在何处?难言!各有千秋。贵价,低价,我都收藏。因为它们都叫普洱!
传承与今日之节奏
@沅珰珰大战布瑞姿
大约就像昆曲,一旦不能迎合下里巴人,被淘汰就是迟早的事。即便日式的茶道,传承得虽好,却也仍旧不能逃脱僵化的现状。如果点茶法没有断代,我猜它今天也还是一样的尴尬。尤其今天众人的生活节奏如此之快,你又怎能想象喝杯茶竟然需要用到十几样茶器完成十几个步骤?
“茶人”也媚外?
@欧阳道坤
交流无错,别忘自我。这年头,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什么茶艺、茶道、花道、香道、禅修等在中国大陆似乎是流行、是时髦,更有日、韩的“大师”在中国大陆受热捧。我想学习:1.在人家那里,那都是生活艺术吗?2.在人家那里,那些“大师”都真的是大师吗?3.我们知道自己是谁吗?4.“茶人”也媚外?
@古力子
茶道精神应是茶文化的核心,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可我们缺乏的是坚守与奉献,也就难得有陆羽这样的现代宗师面世。
@霍山黄茶
正本清源是终极之路,问题在于当下茶叶百花竟放,都说自己是本、自己是源?同时有一套自圆其说的说词。应该正谁的本?清谁的源?//@古力子:我们管不了人家外国的茶事,但中国人自己是一定要正本清源的。否则会愧对历史,更会贻害子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