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RFID助推农产品物流信息化


 

    RFID就像仓库中的裁判一样,时时监控着场内每一件货物的动向,并记录着每一个货物的物流动作。然而不同的是RFID是一个不会有误判和黑哨的公正裁判。

    在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经不再局限于虚拟,物联网正悄然遍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物品,你只需拿出手机对着身边物品的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知道关于它的一切信息。而这些只是物联网功能的冰山一角。日前,“2014年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国家金卡办主任、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执行会长张琪发布了《中国物联网RFID2013年度报告》。据张琪介绍,2013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实现4896亿元,RFID市场规模达到318.4亿元,比上年增长34.6%;2013年至今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33项相关政策、设立专项、给予资助,可以说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步入黄金期。虽然物联网现阶段在金融、交通和工业生产等方面的作用较为突出,但其在农业物流中同样可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物联网RFID技术现阶段正在加强与农产品物流和追溯方面的应用,以使居民能够购买到新鲜放心的农副产品。

    RFID

    在农产品物流中的作用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数据储存量大,可读写,穿透力强,读写距离远,读取速率快,使用寿命长,环境适应性好等特点,它还是唯一可以实现多目标识别的自动识别技术。 RFID系统由阅读器(Reader)、电子标签(Tag)和天线(Antenna)组成。把电子标签附在托盘、箱子等农产品盛载物的表面或内部,当被识别物体进入阅读器的识别范围时,阅读器自动以无接触的方式读取电子标签中对物体的识别数据,从而实现自动识别物体或自动收集物体信息数据的功能。据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在农产品上粘贴RFID标签,将会大大提高产品信息在“产地一道口一批发市场一零售卖场”这一流通过程中的采集速率,提升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集成和共享程度,提高出库入库速率,减少人工作业,从而提高农产品物流未来的自动化程度,使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和顾客满意度得以提升。

    另据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实现粮库数字化管理,确保国家国家粮食安全,公司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设备在江苏省无锡市试点粮仓试运行。试点将参与作业的车辆与磅房控制中心联网标记,并将库区所需的作业流程固化,有磅房统一监视控制,真正实现数字化自动管理,杜绝了车辆作业环节混乱,提升入库出库速率。目前该技术方案还在进一步优化中,未来将逐步取代人工作业。

    RFID

    在农产品追溯中的应用

    农产品供应链包括了生产、包装、加工、配送、销售等多个环节,是一条长且复杂的供应链。在流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很难进行监控,无法准确、快速地找出根源所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因此为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对农产品实施跟踪与追溯,进行全程的监控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农产品追溯体系中,对农产品以及供应链上各参与方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标识和收集是基础,也是难点所在。因为实现跟踪与追溯需要在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实现无缝链接,断链的信息是无法满足跟踪与追溯的要求,而人工作业很难保证无缝链接的完全实现。因此使用RFID技术结合网络、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通信, 其目的在于无缝对接,并且提高信息的采集、传递的效率,对农产品有效地进行标识,把分散的信息集成起来,从而达到追溯的要求。在这个追溯体系中,供应链上各个环节除了要对各自的产品进行标识,还要采集已有的标识信息,将这些信息与自身环节的信息一起标识在产品上,保持信息流与物流的同步,由于RFID是可读写的,因此做到这点并不困难。在农产品的跟踪方面,每个环节都会从伴随物流而来的RFID标签中获取供应链上游的信息,并写入新的信息,一旦某环节出现了问题,造成了信息的 缺失或错误,就会马上被下游的环节发现;而在追溯方面,通过RFID标签,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信息都是环环相扣的,那么只要凭着RFID标签上的唯一标识,就可以逐级向上进行追溯,直至找到追溯的目标。RFID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应用增强了对移动性的农产品数据的管理,实现了实时的数据采集和交换, 在农产品供应链上构建了完整的信息链,从而满足安全追溯的需要。

    据业内人士介绍,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是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肉菜商品流通的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 

(贾 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