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创新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 周婧雅

 

  如果说提升品牌溢价要以具备技术创新能力为前提,那么显然后者是家电制造企业扭转颓势的关键。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价格对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力正在下降。面对以彩电为首的大家电产品,人们更愿意为高品质和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商品埋单。现阶段,我国彩电产品技术革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屏显技术高端化和操控应用智能化。尽管智能电视兴起后,多数企业都提出“软硬技术双升级”的策略,但是从回归产品“观看”的本质属性来看,电视智能化还是要基于杀手级的显示硬件。

  之所以说彩电屏显技术创新很重要,主要基于两点原因:

  其一,电视的本质属性是观看,即便是颠覆传统理念的智能电视,其提供的也是产品体验,所谓的“千人千机的个性化内容”还是脱离不了彩电屏体本身,这就是为什么作为互联网企业代表,联想、乐视、小米电视新品都大谈4K技术的原因。

  其二,当前在家庭互联网概念深入家电圈的背景下,利用移动设备操控电视等家电终端产品的模式逐渐浮出水面。显然,这与彩电制造企业最初想在现有电视上做加法,将电视打造成智能家居核心产品的构想有所不同。据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超过电脑网民。这也预示着未来电视操控功能可能将全部由手机等移动设备继承,那么承载丰富内容和应用的电视机更多的还是完成传统的显示功能。

  由此,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表示,彩电企业要想把用户重新拉回客厅,稳住市场销量,需要进行产品技术创新,但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现阶段,无论是彩电新势力还是传统制造厂商,要想在电视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都做到极致,并不容易。面对具备软件和操控优势的IT企业、以及具备内容优势的互联网企业,传统彩电制造厂商必须要牢牢把握其在屏体和显示技术领域的话语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