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用好机遇 践行改革使命
——总社各部局领导在总社党组中心组2014年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发言摘要 (三)

    加强直属机关基层党建工作

    □ 总社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朱远华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的明确要求,供销合作社作为一个合作经济组织,健全的组织体系对于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要做到基层组织的全覆盖。各单位凡有3名党员以上的都要成立党支部,人数不足以建立党支部的党员要指定挂靠单位党组织接受教育和管理。党员活动3个月以上要转接正式组织关系。各单位都要建立健全工会(分工会)、青年、妇女组织或工作小组,使非党群众人人纳入组织之中。做到单位有组织,人人在组织。搞好组织的建立、增补、换届、改选、调整、整顿、始终保持党群组织的健全、健康。

    落实党内各项制度。制度是经验的科学总结提炼,是规范党建工作,确保党建任务完成的保障。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章立制的要求,作为基层党组织,要特别注意党内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党内评议(包括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内关怀制度以及党风廉政等主要制度的落实,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靠制度管人管事,靠制度来约束党员的言行,靠制度来维护党组织的权威性,靠制度来推进提升党的工作的有效性。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党组统一领导、机关党委牵头协调、分管部门具体指导、主要负责人带头抓,基层组织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党组织书记要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看党建、确保领导职责落到实处。

    努力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一要注意学习。带头学习科学理论、学习中央精神、学习业务工作所需要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成为勤学习、善钻研、知大局、懂本行的表率。二要甘于奉献。基层党组织书记基本上都是“一岗双责”,任务重、压力大,许多事情会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对党负责、吃亏奉献的精神是干不好的。所以,要能吃苦、心胸宽、肯牺牲,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抓好党建为己任,以高尚的思想品格和人格魅力赢得党员的信任和支持。三要办事公道。基层党组织书记,权利不大,责任不小,工作很多,困难不少。要做好工作,处事要公道,办事要公开,作风要民主。只有这样,才能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四要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自身的率先垂范来带动党员、干部。五要勇于创新。党组织书记在推进党建工作的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上要多动脑筋,多听取群众意见,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富有成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取得更大成绩。


 

    服务农民  打造新型组织形态

    □ 总社监察局局长 刘初明

    供销合作社改革能够达到“服务农民”总要求的最终组织形态,可以形容为“一个屋顶,两个支柱”。“一个屋顶”,就是各级联合社机关,但职能要向服务经济组织方向调整。“两个支柱”,一个是上下贯通的社有企业,要对现有企业进行整合改造;一个是自下而上民主选举产生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这个组织要新建。

    一、保留“一个屋顶”的理由。县及县以上联合社参公管理,是国务院40号文件的重要优惠政策。当前县级社实力总体仍然较弱,放弃参公管理将使县社的为农服务能力受到严重削弱。参公管理保留了官员身份,对于供销合作社干部的政治前途、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协调联系,至关重要。

    二、设计“两个支柱”的理由。供销合作社要为农民搞好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身要有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二是要能够把大多数农民组织起来。前一个条件通过社有企业可以实现;后一个条件目前的组织基础差距较大,需要新建“农合联”。“农合联”的组织方式,有很强的兼容性和灵活性,组织上能为农民代言,经济上能为农民服务;实力弱时,为农民合作社提供力所能及的公共服务;实力强时,可以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成为经济共同体。这种方式能够以较快的速度与大多数农民建立起广泛的组织联系。

    三、“农合联”的运行机制。第一,自下而上民主选举产生。“农合联”共设乡镇、县(市)、地(市)、省四级,各级社员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选举产生的理事会负责日常决策,设立秘书处负责开展会员服务。秘书处由同级供销合作社负责组建,接受同级“农合联”理事会领导。第二,县乡两级“农合联”由农民主导。要吸引农民合作社加入“农合联”,就要让农民主导“农合联”,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的权益。县乡两级“农合联”理事会,农民代表要占多数,理事长要由农民出任。只要农民组织起来了,供销合作社自然就有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到了地(市)和省级,由于城市供销合作社的加入,合作经济的成份已经比较复杂,为了防止“农合联”追求政治利益,可以从制度设计上保证地(市)和省级“农合联”由供销合作社主导。第三,发挥现有服务组织的作用。供销合作社系统各级协会组织、科研院所、职教院校要积极加入同级“农合联”,参与服务工作,成为“农合联”的服务组织,通过“农合联”实现联合发展。

    四、社有企业的改造方式。事实证明,仅仅通过资本联合、市场化运作方式,无法实现系统内企业的联合。建议采取半行政化的手段,以同业整合方式实现联合。同业企业以净资产为出资额,共同组建一体化的同业新企业,各级供销合作社按净资产占比额度分红、委派董事会成员。同业整合首先在县域进行,县级新公司组建完成后,再共同在省域内整合为省级新公司。之后,再适时组建全国性同业企业。四大行业企业分别整合后,最终可以将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所有企业整合为一家企业,成为中国城乡市场的一个超级航母。


 

    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两点思考

    □ 总社离退休干部部部长  赵利民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服务是它的根本宗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改造自我、服务农民”。服务农民是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造自我是核心和关键,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正是因为供销合作社与农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服务农民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之所以强调改造自我,就是因为供销合作社目前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行政化色彩比较浓厚等现实问题,否则各方面发展得都很好,就不用改革了。“以改革谋发展,以发展促改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改革到现在,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如何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道难题。改革肯定是越来越难,对改革的方向、路径等认识不统一、思路不一致的情况肯定会时常出现。纵观我国改革开放35年以来的经验,“不争论”、“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取得今天成就的关键。

    此外,改革指导性文件与试点地区的关系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人提议,试点地区应该是先行先试,不断总结新经验和好做法,但是改革指导性文件近期就要出台,是很难吸收4个试点省份的经验做法。即使在今后两年内,试点地区形成的新经验新成效能否全面推开,各地能否适应,也存在一个地区性差异的问题。但是,改革的方向是坚定的,改革的目标是明确的。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要求,创新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尤其是改革指导性文件起草中,要把统一认识的,观点一致的先行推进;看法不一致的,存在分歧的,在明确改革方向的基础上,按照步骤,加强调研,通过试点,通过实践,逐步统一起来。三中全会决定中强调,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就是对我们文件和试点工作最好的指导。


 

    对综合改革路径和策略的思考

    □ 总社监事会办公室主任  许德范

    一、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路径

    综合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势必要有轻重缓急之分。总体上说,改革的路径是:先改基层社,再改联合社;先改机制,再改体制;先改增量,再改存量;先改先进,再改后进。这里说的先、后,不是绝对的,先改和后改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在突出先改的同时,后改的地方也要有规划、有目标、有行动。为什么要先改基层社,再改联合社呢?第一,基层社已经企业化了,比较容易接受市场化的取向;第二,基层社是为农服务的直接载体,基层社搞好了,为农服务就会立竿见影;第三,基层社代表了供销合作社的形象,之所以有人认为供销合作社不存在了,主要是因为有些地方的基层社没有了或者名存实亡了;第四,联合社的改革关键是去行政化,但大家对此高度敏感,有较大阻力,在基层社发展壮大之后,联合社就有事情做了,有实力了,再改就相对容易了。“先改机制,再改体制”:供销合作社的体制问题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而且体制问题不是供销合作社单独的问题,要随着国家政府机构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来进行改革。因此说机制改革可以先行一步,比如说机关的机构设置、人员流动,企业的产权多元化、员工持股等。由于供销合作社当前的发展速度较快,投入的财政资金数量较大,因此形成的增量十分可观,在存量难以撬动的情况下,就在增量上做文章。“先改先进,再改后进”,各地供销合作社不平衡,发达地区基础好、实力强,先动起来容易见效,更可以彰显供销合作社的形象。总之,在改革的路径选择上,应该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改革的设计要自上而下,改革的路径要自下而上。

    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策略

    综合改革要做到方向明确,方案周密,时机准确。具体地说,改革的策略可以概括为“五个结合”。一是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选准突破点,有突破,就有希望,可以从四个点上突破,从试点省突破,从重点项目突破,从拓展生存空间上突破,从互联网上突破。从生存空间上突破:当前,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向市场放权,向社会组织放权,供销合作社作为合作经济组织,完全可以成为政府放权的接手,逐个部门去研究有哪些职能要放给社会组织,供销合作社如何去对接。生存空间扩大了,一只脚落到地上了,另外一只脚才敢抬起来。总会有一天,供销合作社会感到别有洞天,就不是很在乎公务员那顶帽子了。从互联网上突破:在大数据时代,供销合作社完全可以将线下资源整合到线上去,形成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就是所谓的O2O。当前很多电商企业苦恼于缺少实体经济的支撑,供销合作社可以和这些电商企业合作,采取嫁接的方式,在互联网经济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二是持续深化与阶段性总结相结合。改革要具有连贯性,持之以恒,但是也要有阶段性,每到一定时期,放慢脚步或者停下来回头看,总结经验,鼓舞士气,调整偏差。三是顶层设计与基层创造相结合。改革要有顶层设计,同时也要强调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和发现基层的新鲜经验,鼓励大胆创新。四是将改革与发展相结合。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五是将内部改革与外部改革相结合。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是国家改革的一部分,应该同相关的宏观改革相对接,并且得到相应的政策。供销合作社要开门搞改革。十二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同志1984年接见德国总理科尔时谈道:“过几天我们要开个重要的会议,把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到城市,不论城市改革还是农村改革,都是要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把经济搞活。”这或许也道出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真谛。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