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4年5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4普洱市普洱茶加工大赛”成功举行
大赛分毛茶手制、普洱茶压制、包装三奖项

毛茶手工制作、茶饼压制和包装三个环节。

    本报讯(记者 丁雅丹) 5月10日—11日,“2014普洱市普洱茶加工大赛"在云南普洱思茅区普洱茶源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为普洱市茶业局、普洱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总工会、市农业局、市科协,同时还得到了普洱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澜沧古茶有限公司、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的支持。

    大赛包括晒青毛茶手工制作、普洱茶压制(机械)、普洱茶包装(内包)三项。参赛者由企业组队的团体与各区县组织的茶企、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和茶农个体组成,共有团体队伍25支,参赛选手177人,最小的选手年龄为16岁。其中,晒青毛茶手工制作195人,普洱茶压制(机械)35人,普洱茶包装(内包)50人,是一次规模较大的比赛。

    记者从三场比赛的裁判处了解到,本次大赛各项比赛的整体水平较高。晒青毛茶手工制作组裁判侯建荣介绍,从去年开始,普洱市茶叶协会就在思考要如何提高普洱市茶农制茶加工水平,并专门组织人到全市各县进行了理论培训,今年协会倡导第二步实际操作培训。侯建荣说,茶叶加工受各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这次比赛将从优秀选手的操作方法中找出最适合的,今后作为统一标准化的制作技术,在全市推广普及。

    普洱饼茶压制组裁判丁建平向记者介绍了压制组的比赛情况,压制比赛计时30分钟,最快的选手压制了43饼茶。但评判标准不仅看速度,还要看质量。因为压制质量好坏对普洱茶销售有很大的影响,压制不好的茶叶既不美观也容易碎裂。

    普洱茶包装组裁判长熊昌云对本次参赛的选手水平给予了肯定,认为选手基本功都很扎实。这是普洱市第一次举办包装大赛,制定的规则很严格,不过选手的包装基本都达到规则的要求。记者看到,在比赛中个别选手包装速度很快,经了解后得知比赛中采用的领带式包装在几年前普洱市的一些大茶企都运用过,参赛人员有一定基础。虽然近些年,企业大多运用简化包装,但有基础的参赛选手明显技术更高。

    11日下午,大赛组委会经过紧张有序严谨的评定,选出了本次大赛的各项奖项。三场比赛每场一等奖两个名额,共6人获得;团体一等奖1名,由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获得。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