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5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手机回收亟需规范引导

□ 本报记者 张 成

制图 曲晨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从最初的简单联系、收发短信到上网查询、休闲娱乐甚至电话会议,人们对于手机的依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在款式、功能的不断改进过程中,手机进入了更新换代的快车道。据了解,我国消费者平均15个月更换一部新手机,而全国每年废弃手机约1亿部。虽然淘汰率惊人,但是,目前废旧手机尚未列入我国相关的电子产品管理名录,仍然是游离于监管之外的“自由身”。根据权威机构调查,中国家庭滞留9亿部废旧手机,而且废弃的手机每年以1亿部的速度在增长,只有3%的人会选择回收,回收率不到1%。据悉,废旧手机零件中含有铅、镉、汞等重金属,若直接丢弃将严重污染环境,而不规范的拆解将二次污染环境。

    当前,生产者、运营商和消费者都缺乏回收的责任和意识,使得废旧手机沦为一些非法企业和个人的敛财商品,通过破坏性方式提取其中的贵重金属,不但造成资源的流失,而且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因此,手机回收亟需国家重视并妥善解决。

    鸡 肋

    丢之可惜,留之无用

    “对这些旧手机,真没什么太好的处理办法!”记者在公主坟附近的二手手机市场碰到了来这里维修手机的刘大姐,她的手机又被小孩摔坏了。她告诉记者:“现在手机更新换代这么快,谁家里还没几个废旧手机呀!”刘大姐这两年已经换了3个手机,一个旧了,一个被儿子砸坏了,现在这个又被摔了,那些用过的手机都在家里存着。虽然她也知道没用的手机放在家里很不安全,但是真正处理起来又很苦恼。扔了?有点舍不得,再说有些手机只是旧了还能用;送人?自己拿不出手,而且也没人要;卖了?几千块买的手机,最后才卖几十块,不值当;存着?再用它的机会微乎其微,还有隐患。真是丢也不是,留也不是,一个小小的手机倒令人纠结起来。

    为刘大姐维修手机的维修店老板高海发说:“做手机维修的大多都回收二手手机,这就像修电脑的回收电脑一样,旧手机里也有很多可以使用的部件,我们把收购来的手机进行拆解,可利用的零件再利用,不能用的手机主板、外壳和维修手机后剩下的电子垃圾,我们一般会收集起来,卖给专门收购这些废料的小贩,一斤手机零部件的价格大概在十几元左右。”

    高老板坦言,对于淘汰的废旧手机,他建议消费者还是及时处理为好。虽然卖不了几个钱,但是消除了隐患。因为如果长时间不用,手机电池容易发生爆炸,而且温度过高手机还易自燃。

    能源

    小个头变身大矿山

    以往收废旧手机都是分散、流动的个人,如果能合理规范手机回收行业,那么手机这一电子垃圾将“变废为宝”。

    从2011年起,我国正式实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实施范围覆盖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和电脑等,但手机尚不在列。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2月,我国共有手机用户约12.4亿户,用户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由于不少消费者并不仅有一部手机,保守估计,我国手机保有量至少有十几亿部。

    巨大的保有量,也带了来巨大的淘汰量。“不考虑现实中的手机淘汰率,即便从理论上说,一部手机的寿命周期大约为8年。因此,最长不超过8年。目前的十几亿部手机都将被废弃。”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信息化委员会秘书长吴映红表示,无论是从环境、资源还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都需要未雨绸缪,将这些数量巨大的废弃手机处理好。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潘永刚说,“从1吨废弃手机中能提取150克黄金、100公斤铜以及3公斤银。依照我国目前每年废弃1亿部手机估算,这些废旧手机总重达1万吨,若回收处理能提取1500公斤黄金、100万公斤铜、3万公斤银,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库。”废旧手机虽然蕴藏资源丰富,但是回收率普遍较低,目前全球废弃手机回收率约3%,而我国还不到1%。如何提高手机的回收率成为能否实现手机资源再利用的关键。

    回收

    需多方合力方能实现

    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家电事业部江博新说,实现废旧手机的完全再利用需要完成两个步骤,其一就是要畅通回收渠道,确保手机能够及时回收上来;其二要形成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具有适度规模的拆解企业,确保手机能够完全拆解。虽然诺基亚、摩托罗拉、中国移动等都曾发起过废旧手机及配件回收等公益活动,但这些回收活动都历时太短,覆盖范围有限,无法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废旧手机回收应该成为一项长期、常态的固定社会行为。目前手机回收的主要障碍在于消费者缺乏回收意识和回收站点不足。因此,应当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废旧手机回收,将回收与奖励结合起来,为消费者建立积分等制度,消费者凭累计的积分可以兑换相应的礼品,这样就能极大提高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与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率。同时,可以在社区、学校等公共区域设置回收点,以方便废旧手机的回收。

    如果说回收是废旧手机利用的前提,那么拆解就是核心。江博新说,选定拆解企业首先要看其是否具有拆解资质。同时,前期要确立相应的补贴制度,因为对于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企业来说,效益总是姗姗来迟,而成本投入则是始终存在的。像手机等电子垃圾的回收,专业的操作是需要把手放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罩里,进行无害化拆解,塑料粒和碳粉都需要通过负压分类回收利用,整个过程要避免有害物质泄漏出去。这些都要投入专业的设备、人力,处理成本高,而一般的二手商贩根本不需要处理成本。

    中山大学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毛蕴诗教授建议,应建立手机生产、销售、回收处理和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机制,加强手机上下游各环节的配合和资源共享。良性循环机制不仅要解决废弃手机回收的费用问题,还应从产品设计环节开始关注回收处理,通过手机加价销售方式,将废弃手机及配件的回收费用、污染治理费用加附于整个产业链上,在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中逐级消化回收成本。

    总之,废旧手机的处理,不仅关系着消费者,更关乎着我国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一方面,手机中蕴含着金、银、铜等稀贵金属,虽然单个手机中的含量有限,但是如果把全国每年废弃的手机收集起来统一提炼,将是对我国稀贵金属资源的有力补充;另一方面,手机中还含有铅、镉、汞等多种有害物质,如果不能交由正规回收企业妥善处理,而被走街串巷的小贩回收拆解,就会造成二次污染,危害环境。所以应当在手机回收这片空白之地早谋划,以免事后亡羊补牢。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