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店是零售业务最基本的管理手段,零售商认为他们的办公室就在卖场,除了桌面上的数据、报告,很多问题都得到现场才能发现、解决。沃尔玛人把这种管理称作CBWA(现场指导管理)。。
正如西方谚语所说:魔鬼都藏在细节里。零售商太明白细节管理的重要了。品牌不管做得多高多远,消费者仍然是通过产品和终端体验感受品牌魅力,而好的体验来自各个细微的环节。显然,没有什么比巡店、比观察顾客购买更能抓住细节,而且和各级管理者、员工交流,搜集一手信息。
原沃尔玛中国高级营运总监张韧,每次巡店必带着三个目的:了解卖场、接触顾客和接触员工,然后在现场一排一排货架间走,从大看到小,从员工排班、SKU到每件商品的毛利润,都在他巡店的范围之内。
对于巡店,企业有自己的“军规”。张韧说,第一是Stocking,要有货;第二是Price,很清楚地让顾客看到价格;第三是Value,让顾客看到价值,引起冲动消费;第四是Take the money,收银要快速,顾客拿完货品后可以立刻离开;第五是后仓货品整理,检查仓库是否整齐,对应电脑系统扫描每一个产品,检查库存和实际是否相符。
其实,基本的巡店过程就是做商品管理和营销检查,看商品的损耗率、新鲜度、周转率、缺货率、展示美观度、组合等等,在现场及时管理。在这里,高层能言传身教,把自己积累多年的经验传授给员工,教他们如何管理仓库、如何陈列商品、如何让商品关联销售,这还是一个很好的培训和企业文化传播过程。
经验老到的高层自然会很容易就找到那些有问题的细节,看出管理层是否有意应付,做表面功夫。正如曾任沃尔玛商店常务总经理刘耕所言,解决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难,需要高层在其中周旋、调整,最后还得有检测解决效果的议程。
一般零售企业都制定一套巡店制度,保持一个固定的标准,让下面的门店和部门有计划、有系统地执行每件事情,从店员到管理层到高层,都依照这套制度巡店,管理每一个细节。如先是门店部门每天2~3次巡店,再而是部门经理、楼层副总、店长、大区总经理、全国副总裁、总裁,他们各自在每年、每季度,甚至每周都有各自的巡店安排。
“没有好的巡店制度,作为零售商是很有问题的,尤其是管理层巡店,有时巡店结果会很差。零售就是通过走楼面管理,所有管理都在现场,而没有巡店制度的零售商,我不认为他们会做好。”张韧说。
“对于细节管理,正如你没有点破的那一层纸,国内外零售商在基本层面就有很大的区别,服务意识就是其中之一。”法国雷恩高商战略与市场营销系助理教授熊杰说。爱尔兰的Supperquinn用细节击败了TESCO和Safeway占领市场,例如它为顾客提供剪刀,剪掉他们不想要的胡萝卜叶子、花菜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