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花,夏的情,秋的红,冬的雪,在四季氤氲出恍然如梦的仙境。近处的风景绝非不好, 只是身边的景物因为太熟悉,往往最容易被忽视……
如今生活好了,生活条件富裕了,很多人都爱上旅游。小长假里,我带着妻儿、父母驱车前往离家不远的黎城县广志山,去切身感受那里的风景。
一路上眺望,群峰高耸而神奇,和煦的风带来烂漫山花的清香,还夹杂些浓浓的油菜花香,九崖十八弯的柏油路上迎来了我这个迟暮流恋的客人。路两旁的一个个村子,建造得高低对称、干净别致。新农村便民超市不时跃入眼帘。喜笑颜开的男女老少四人一方阵,打牌的、“垒长城”的、排四句半节目的,好不乐乎!我立刻感叹:近处的风景绝非不好,只是因为太熟悉了,所以容易熟视无睹。一阵悦耳歌声和体操音乐从飘扬着红旗的校园里传来。我说:“孩子们下课也该活动一下,观赏一下近处的风景,开阔一下视野。”司机也许从我的神态看出点什么,一打转来到学校。拿着相机,我迷恋在孩童的欢笑声中,不停地拍摄着。
今天这里的生活与上世纪我童年模糊的记忆惊人相似,狭窄的街道上热闹非凡,各种小吃店铺应有尽有,卖糖葫芦的、卖葱花大饼的,学堂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歌声,壮实的汉子挑一根扁担悠然过来,两头竹篮里总有着看不见想不到的美食。
我们继续向广志山进发,一路上的好风景怎能看得完。一到目的地,家住广志山下的好友云生热情接待了我们全家。随后,兴致勃勃领我们开始旅游、讲解,详细介绍这里十几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年失修摇摇欲坠的梳妆楼整修一新,东西南三面都建了雄伟壮观的古式房屋,院外南边修建了标准的戏台,每逢庙会,黎城和襄垣两县凡能到的百姓都要到此一聚,联络感情,交流商品,戏台广场可容纳几千人。一路前行,抗日战争时八路军在这儿建的129师后方医院映入眼帘,这儿的工人正热火朝天地对其修缮施工。前些年,这里还有“崔铁人”为纪念抗日烈士亲自主持修了八角亭。就是这几代人默默无闻的努力,广志山的美好风光更加璀璨照人。
边聊边攀登,不知不觉已登上1807米高的顶峰。望茫茫云海山脉,八百里太行尽揽胸怀。这时人才能真真切切体验到民间流传的“上到广志垴,离天一头脑”和作家钮宇大写的“峰飞无极成大道,身临绝境每逢生”的真谛所在。
这时,就连我12岁的小儿子也触景生情抒发感受。几位年长的本地人士也陆续攀登上来,观景抒情,有声有色,个个感言:以前总感觉五岳和黄山风景或壮观或秀美,独一无二。今天看来,咱们本土的山水也如此秀美奇观,只是没有很好开发、利用、宣传以吸引游客罢了。
近处的风景绝非不好,只是我们朝夕相共,微妙的变化根本看不到。远处的风景,总是那么吸引人,就像“海市蜃楼”一晃而过。这不能不说是人们常见的思维错觉和遗憾,我们的近景恰巧是别人追逐的远处……
(作者单位:山西省黎城县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