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雨的到来,让久旱的豫西大地如遇甘霖,地里的麦子齐刷刷地疯长。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正村镇古村村民姬长升看着地里绿油油的麦子,长势喜人,心情格外舒畅。
姬长升今年60岁,一到农忙时孩子们就要回来帮忙干活,但自从供销合作社开展了土地托管业务后,就再也不用回来了。姬长升高兴地对记者说,“我家的6亩地全都托管给供销合作社的土地托管所,从种到收都不用我操心了。供销社的土地托管真是帮了我的大忙。”
姬长升说的土地托管所,是由新安县供销合作社牵头成立的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资合作社为主、为农民土地提供种收的服务机构。一年前,像姬长升这样的村民对土地托管这事还很犹豫,如今他们已经尝到了土地托管的甜头。自家的地不但有托管所的农业服务队帮着种、管理、收获,而且子女们在外打工挣钱,也不用来回跑了。
据统计,仅2013年新安县社对古村集中连片的1300余亩大田进行土地托管服务试点。麦播期间,托管所组织化肥100余吨、麦种6000公斤,让利农民4万余元。
因地制宜,发展丘陵地区的土地托管
地处豫西山区的正村镇古村,是典型的浅山丘陵的农村,这里十年九旱,农民靠天吃饭,一家一户种地不但费时费事,收入还不稳定,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不高。古村1800口人,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一亩多,全村400多青壮年劳动力中,有300多人在外务工,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土地托管后,农民是如何受益的,供销合作社又是如何运作的呢?新安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张新立向记者介绍,以前一家一户种地,农民买的种子化肥价格贵,有时还遇到一些伪劣的种子化肥;现在由供销合作社直接从厂家进货,再以低于市场价的优惠价格供应给农民,不但价格便宜了,质量也有了保障。农民受益,供销合作社也有收入。
张新立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假如今年的化肥出厂价是100元,市场价是110元,由于量大,托管所依托供销合作社可以以100元的出厂价直接从厂家拿货,然后以105元的价格供应给农户,农民划算,供销合作社通过这中间的差价盈利,维持正常的托管服务开支。
记者在新安县供销合作社托管的古村地里看到,原先农民地与地之间的地埂,现在连成了一片,变成了整块的地,实现了规模最大化,更便于机械作业。
张新立说,丘陵地区地块面积小,不适宜大型机械作业,本不适宜搞土地托管。但是供销合作社要更好地为农服务,必须要找到服务的载体,我们想办法创新托管的形式。比如通过核实每家农户的实际土地面积,打破地埂之间的界限,扩大种植面积,让机械进地,并且实行“三统一”,几十家的地可以放在一起种,规模和效益都得到了提升。
张新立介绍,土地托管还要发挥好古村村委会的优势,通过与村委会约定分成,用于发展村里的公共事业,调动了村委会参与托管的积极性。
自2013年开始,洛阳市供销合作社针对豫西地区农村地块小、农业收入低、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土地撂荒严重的现象,决定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把农民的土地托管过来,提供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的全程服务,并选定豫西典型地貌特征的新安县作为试点,以解决农民不愿种地的问题。同时,洛阳市社还通过组建农机合作社和农资合作社,实行农资联采直供、统一农机作业,促进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更密切了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之间的联系。
土地托管,农民放心政府省心
古村开展土地托管,也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一开始,村民不知道托管的好处,不愿意接受托管。供销合作社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把农民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耐心解释,反复做工作。新安县供销合作社主任郅国强多次带领工作人员到古村做工作,详细解释托管的好处,就这样慢慢地村民才接受,与托管所签订托管协议。
现如今,村民尝到了甜头,逐渐认可供销合作社开展的土地托管服务。古村村支书姬长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土地交给托管所,青壮年就可以放心地在外打工,不用在农忙时回来帮忙干活了。以前一次来回,光路费就得好几百,还耽误打工挣钱,干建筑一天100多,来回10多天就是1000多,这样就花掉了2000多块,现在这样托管给供销合作社最划算。
如果说能够让农民安心在外务工又不让土地撂荒是托管后的成效,那么托管后实现的秸秆还田,却帮助政府解决了秸秆禁烧的问题。为了抓好这项工作,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现在土地托管不仅让农民放心了,政府也满意了。村民姬长升告诉记者,以前自己种地,小麦收割后,秸秆怎么处理是个麻烦事,拉回家费事还没什么用,烧掉又会污染空气政府不愿意,可犯愁了。
洛阳市供销合作社主任蒋智涛介绍,豫西农村收麦后把没用的秸秆烧掉,是当地的普遍做法,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为了这项工作,每年镇政府投入大量的精力,派人走村入户做工作,不让农民烧秸秆。现在通过统一农机耕作,实行免耕技术,把秸秆都埋在了地,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做到了秸秆的回收利用,一举两得。
对于洛阳市供销合作社开展的土地托管服务,蒋智涛说:“全市紧紧抓住了服务规模化这个关键点,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优势,通过在全市开展土地托管,把小块土地进行整合,为农民提供农资、农机、管理等全程服务,从而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实现像平原地区那样的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最终让农民受益、政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