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村信贷营销员,35年的信贷岗位工作经历,98%的贷款回收率。自打干上信贷员这个工作,他的脚步就从没停歇过。
在吉林环城农村商业银行桦皮厂支行,有这样一位农村信贷营销员,35年的信贷岗位工作经历,98%的贷款回收率。是什么原因,让一名信贷员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依然能够取得如此的好业绩,这不免让很多同行感到好奇。
一份深情扎根乡土
他叫王岩超,今年已经59岁了,1978年到信用社工作,1980年开始做信贷员至今。王岩超在农村土生土长,熟悉农村的情况,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情感,自打干上信贷员这个工作,他的脚步就从没停歇过,他了解农村的特点,工作抓住了规律,所包片的5个自然村,有700多贷款户,几乎每个家的门他都进过。用他的话说,“和农民打交道,不能整虚的、拿架子,必须实打实,互相讲究,说话硬撑,还得必须知道贷款的用途,贷户用钱的关键时候你帮了他一把,到还贷款时他肯定讲信用。”
一种责任铭记于心
王岩超从做信贷员那天开始,就给自己立了规矩,一定按章办贷,够条件的,该发放的贷款从不耽搁,及时发放;对不符合条件的,从不给面子,不开这个口子,为此也没少得罪人,但他问心无愧。
他常说,“我没有短处在贷户手里,干信贷员这行,千万不能图小便宜,为了交几个‘朋友’,喝几顿酒,就放宽‘政策’,违规犯法,出现风险,形成不良贷款,资金损失不说,就这个责任到啥时拖不过去,最后遭罪的还是自己。”
这些年来,王岩超每年发放的贷款余额都在1500多万元以上,收息160多万元,收回率几乎百分百。
一份回报心安理得
付出,就会有回报。王岩超的工作得到了各级行社的表彰奖励,几十年来,他连续被评为优秀信贷员、先进工作者。而他却把这些看得很淡,依然默默地干着这份看似简单却不平凡的工作。
再过一两年,王岩超就要退休了。他说,在退休之前,要把自己的经验和资源都传授交给年轻人,“好传统啥时也不能丢,干一行就得爱一行,心系岗位、履职尽责,信用社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知恩图报。”
(董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