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4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兵团经济腾飞添动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为兵团提供新型金融服务
□ 魏晓珊 刘大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紧紧围绕兵团经济发展战略,为兵团跨越式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成为支持兵团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截至2013年末,新疆农村信用社在兵团辖区设立网点121个,为150个农牧团场提供金融服务,覆盖面达85%;累计发放各项贷款628亿元,其中累计发放农工贷款440亿元,惠及农场职工30多万户,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60亿元,为促进兵团“三化”建设和农工创业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施四大工程

    构建新型信贷支农模式

    “十二五”期间,新疆农村信用社全力支持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紧紧抓住兵团“三化”建设过程中新的金融需求,积极介入新型市场,通过兵团龙头企业扶持工程、中小企业扶优扶强工程、团场农工持续增收工程、改善民生信贷等四大工程的实施,计划对兵团各领域的信贷投入达到1000亿元,构建起新型信贷支农服务模式。

    一是实施龙头企业扶持工程。在贷款投向上与产业政策相协调,发挥信贷资金的导向作用,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另外,突出重点,支持涉农龙头企业,在增量贷款上与各师、团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发挥信贷资金的助推作用,重点支持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开发经营项目的企业和利用当地资源、经营规模大、带动力较强的大型涉农加工企业,大幅增加对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新品种培育推广等方面的信贷投入。

    二是实施中小企业扶优扶强工程。建机制,为兵团中小企业建立客户信息档案,组织跟踪调查,掌握客户资金需求,形成服务优质客户的工作机制;抓重点,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信贷投向的优质项目,支持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出实招,调查了解中小企业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提高其贷款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中小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各项贷款增幅。

    三是实施团场农工持续增收工程。新疆农村信用社努力做强做大兵团个人业务市场,激发兵团农场职工自主经营意识,确保小额农贷投放逐年持续大幅增长;提高贷款额度,通过逐步提高授信额度、延长贷款期限、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办贷效率等措施,千方百计满足团场农工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扩展服务对象,把小额农贷使用范围从生产领域扩展到其它种养、加工、商运和从事各类产业经营的农工及消费领域。

    四是实施改善民生信贷工程。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有关精神,新疆农村信用社加大就业、助学、残疾人员、返场农工等改善民生的信贷支持力度,努力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着力安排贷款支持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残疾人、返场农工、团场青年、妇女等人群进行创业,以此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成为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金融使者”。

    构建三大体系

    树立系列服务品牌形象

    新疆农村信用社紧紧抓住兵团“三化”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时机,全面推进全系统产品创新工作。通过构建资金增值服务体系、现代支付结算服务体系和兵团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力争推出种类相对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组织架构完整、经营管理高效、市场反应迅速、风险防控能力较强的系列产品,树立有较强影响力的系列品牌形象。

    首先是以网点建设和功能完善为基础,建设资金增值服务体系。新疆农村信用社始终把网点建设作为促进业务增长的重要推手,今后将继续以各师、中心团场为重点,向经济比较发达的团场延伸,加快网点建设进度,全力打造精品网点,力争五年内实现中心团场网点全覆盖,三年内实现现有营业网点和ATM机、POS机等金融服务工具全覆盖的战略目标。

    在此基础上,新疆农村信用社增强网点服务功能。大力提升营业网点的硬件设施水平和服务功能,加快贷记卡、网上银行、理财产品等业务开发推广进度,积极开办保险、代收代缴费等业务,为客户提供多途径、多选择的资金增值服务。

    其次是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构建现代支付结算服务体系。新疆联社投入大量资金加强信息科技系统和支付网络建设,现已初步构建了遍布城乡、连通全国、便捷高效、安全畅通的支付结算体系。为满足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客户日益提高的金融需求,将进一步加快科技网络建设,创新结算工具,扩大支付结算网点数量,以一流的科技网络、一流的服务手段更好地服务于兵团经济社会发展。

    再其次是以信用工程为核心,建设完善兵团社会信用服务体系。新疆农村信用社积极协调兵团相关部门组织牵头,各师部、团场、连队积极配合,农工广泛参与,全面推进兵团信用工程建设。力争五年内“信用农工”覆盖面达到50%,让更多的农工享受到利率优惠、手续简便、服务高效的小额信用贷款,有效缓解农工贷款难。同时,新疆农信社在兵团大力创新信用工程,建立覆盖面广的兵团社会信用体系,将农工信用评定的经验做法向个体商户、中小企业延伸。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