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地处晋东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域星罗棋布,现有农田8000多亩,盛产水稻,素有“晋江粮仓”的美誉。近几年,晋江市共有5人获得“全国种粮大户”的殊荣,其中陈埭镇有4人。
“不管是庄稼或蔬菜,也不管是本地人或外地人,只要碰上病虫害了,大家都会来找我们。”据晋江陈埭供销合作社主任李润渊介绍,庄稼医院自1991年成立以来,不仅坚持坐堂门诊,每天来看病、买药、咨询的人数平均达上百人次,同时,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无偿为农民提供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咨询服务,以及门诊、开方、售药一条龙服务,年下田间诊病2000多人次。
请专人制作标本 一心只为农民解忧
星天牛、介壳虫、玉带凤蝶等水稻常见害虫,在晋江陈埭供销合作社庄稼医院内均有实物标本。在医院一面墙上的玻璃窗内,挂满了100多种农作物病虫害标本和30多张蔬菜水稻病害挂图。李润渊告诉记者,如此多的实物标本在全国各地的庄稼医院或农业技术服务站内相当少见。
“为了收集这些标本,我们花了大量心血。”李润渊说,当时他们请福建农林大学植保系的师生帮忙,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收齐并制成实物标本。
来到庄稼医院时,60岁的庄稼医生洪德俭指着标本,正在给75岁的老农丁再建讲解着农作物的黑斑病。59岁的苏厝农民苏金造急急忙忙进来,告诉洪德俭,家里6棵樟树有1棵有了白蚁,“这些樟树买来时价格贵得很,可不能就这么死了啊!”洪德俭赶紧搭配好几种喷雾药剂,告诉苏金造要如何控制用量。苏金造才舒了口气。
李润渊说,晋江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病虫害很难表述清楚,而且近年来外地菜农大量涌入,他们对于病虫害的称呼也不尽相同,于是,这些实物标本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对照,大多数农民一下子就能指认病因,庄稼医生马上就可以对症下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庄稼医生治病虫害 种粮户减损数十万
庄稼医生洪德俭与供销合作社缘分颇深。1971年,他进入晋江东石供销合作社当临时工;1981年,他成为晋江永和供销合作社的正式员工,主要负责售卖农资产品;1986年,他调到晋江陈埭供销合作社,在农业咨询站工作。随着经验的积累,他俨然成了农业专家。1991年,农业咨询站改为庄稼医院,洪德俭成了晋江市首家庄稼医院的庄稼医生。
对于设在家门口的庄稼医院,陈埭农民丁明涯说这是便农的好措施。他告诉记者,庄稼医院的农药齐、药价相对便宜,他每年都要来买好几次。与此同时,庄稼医院还提供菜价信息、农业机械维修服务等,实在帮了农民不少忙。
全国种粮大户丁清怀说,2005年,他种的晚稻受到了卷叶螟的侵害,他急忙向庄稼医院求助。很快,陈埭供销合作社为他从南安农业局调来了特效药,经过喷洒后有效率达95%。“庄稼医院的服务很不错,能急人所急,有时大中午还能免费送货。”丁清怀说。据了解,当年仅治疗病虫害一项,庄稼医院就为晋江市种粮大户挽回经济损失约20万元。
下田为农作物看病 农资下乡服务农民
当天下午,记者跟随洪德俭来到陈埭的一处农田。7亩多的田地长满大白菜、小油菜、辣椒、茄子等。田地主人唐国旗是重庆人,今年46岁,来陈埭五六年了,务农为生。洪德俭和唐国旗蹲在田地里,翻看菜叶,洪德俭说,这些大白菜背面生了些隆起的白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疱斑,“这是白锈病,春季大白菜很容易得这种病。”随后,洪德俭为大白菜开了“药方”。
目前,晋江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共有8家庄稼医院,除了下田为农作物看病,还经常组织农资科技进村下乡活动。农资科技进村下乡活动走进磁灶镇三吴村时,洪德俭与其他庄稼医院的几名庄稼医生也一同下乡,为农民解答农业问题。农业技术人员还将蔬菜、化肥、农药以及农业科技书籍、资料、财政补贴的法规政策等宣传材料送到了农民的家门口,还现场免费发放了5吨钙镁磷给村民,颇受村民们的欢迎。
晋江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吴金猛介绍,当前正是春耕春播的时候,三吴村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将放心农资、农业技术送进村,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此外,为了保障春耕生产,供销合作社也储备了充足的化肥、农药等相应物资。此次活动还包括普及农业法律法规、介绍农资识假辨假常识、讲解科学使用农资知识、增强农民维权意识等。
“为三农服务,本来就是我们建社的宗旨。”吴金猛说。
(摘编自《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