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至11日,第三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在福建省漳州科技学院举行。研讨会由漳州科技学院与韩国圆光大学联合主办,本届主题是“茶人的事业”,发表21篇研讨论文。来自韩国、马来西亚及中国大陆、台湾等地区的茶学教授、专家、茶友等90多人出席会议,共同交流与探讨茶人事业。
以国际研讨推进文化交流
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现已开展三届,由中国漳州科技学院与韩国圆光大学联合主办,两校轮流作为主办地,每年制定一个与茶文化相关的主题,在研讨会上提出相关论文,交流各课题领域的茶文化信息。据悉,本届是继“茶具与茶文化”、“茶席设置”主题后开展的第三届研讨会,会议规模大、参加人数多、文化层次高。研讨主题来源于第二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时提出的“学茶人的出路、学茶人的影响着当今茶文化的发展”,因此主题定位于“茶人的事业”。
在研讨会上,漳州科技学院校长吴长彬介绍说,漳州科技学院是世界茶王、天福集团及天仁集团董事局主席李瑞河投资创办的以茶专业为特色的大学,被誉为茶业的黄埔军校,茶学专业教学科研实力雄厚,多次主办和承办国内外重大茶事活动。主办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探讨当前国际茶文化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基于茶文化交流与推广而开展的茶学智慧的深度交流,目的在于为丰富国际茶道、茶艺、茶文化做出贡献。
此次研讨论文共有21篇,来自韩国4篇、马来西亚1篇、中国台湾5篇、中国大陆11篇论文。韩国圆光数码大学教授孙莲淑发表了论文《陶艺家白山金正玉的艺术魂和一生》,她表示,通过论文发表进行中韩茶文化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很有意义,希望借此活动为世界茶文化的推广做出贡献,此外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国茶道的精神,体验到了中国茶道的精髓。此外,马来西亚著名茶道评论作家许玉莲详述了《茶道评论作家的评论范畴与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尧解析了《释放政策红利 搞好茶业营销》,以专业高度对茶文化进行深度探讨。
在论文宣读与讨论之余,主办方还开展了茶道演示、茶汤作品欣赏、制茶评鉴课程等主题活动,安排参观天福茶博物院、天福茶厂、天福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景点,并举办武夷山茶文化观光之旅,旨在为与会者们呈上一席醇厚多彩的茶文化盛宴。
以人才实力呼吁社会关注
对于作为全国第一所茶学院校的漳州科技学院,漳浦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林表示,其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教研成绩硕果累累,多年培育出大量人才,为漳浦县、漳州市乃至福建省的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做出很大贡献。目前,漳州科技学院享有盛名的茶学院在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文化教育方向和创意营销方向,在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设立了品质管理方向和经济与贸易方向,凭借校企合作的显著优势,为茶行业不断输送专业技能型人才和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漳州科技学院为促进中外茶文化的研究与交流,还成立了茶文化研究中心,在本届研讨会上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尧、韩国圆光大学教授李真秀、北京大学教授滕军担任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以专业水准推进茶文化传播。
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圆满落幕之际,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蔡荣章在肯定研讨会的茶文化推广作用时表示,在茶文化复兴后,茶文化课程进入学校教育体系及民间茶道教室,但茶文化基础资源不足,深入研究核心主题的人员不够多,成为茶文化复兴初期的窘境。主办单位在研讨会中只能起到带头引导作用,关键在于社会大众对茶文化的认知,茶文化不只是产业发展的问题,更是国民素质提升与国力持续发展的问题,尚需得到更多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