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日,国家调整储备棉投放政策,储备棉竞卖底价由18000元/吨调为17250元/吨。今年9月,棉花临时收储制度也将取消。这意味着连续实施三年的棉花收储政策将不再实行,棉花价格将与国际接轨,高达5000元的国内外棉价差有望收窄。
“这对纺织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作为浙江省唯一一家国家储备棉代储库企业——华通色纺有限公司董事长季国苗说,国内储备棉起拍价下调,说明国内棉价开始与国际棉价接轨。
“这消息是期盼已久的。”位于绍兴市柯桥东升路市场的五彩布艺有限公司经营者吕后坤告诉记者,因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长期保持5000元“倒挂”状态,其棉布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棉纱价格占棉布成本价格八成左右,”吕后坤说,棉价放开了,必然与国际价格接轨,这将大大降低棉布价格。因此,我们柯桥棉布出口竞争力必然增强,那些流失的订单也会重新回来。
事实上,在被棉价“倒挂”困扰这几年,柯桥区纺织企业并非坐以待毙,而是主动通过升级来“消化”因高棉价带来的影响。位于钱清的福兴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是柯桥区一家上规模的棉纺企业,日用棉纱保持在15—16吨。“棉价虽高,但我们所开发的高支高密棉布比普通棉布价格高出30%,因此高价棉影响不大。”该公司董事长翁仁土透露,一直以来,该公司的棉布系列产品畅销欧洲市场。
同样以升级来摆脱棉价困扰的还有华通色纺公司。据了解,该公司拥有年产能10万锭棉纺项目,年生产1万吨棉纱。然而,近年来,该公司从单一做原料向成品生产转变,如今已形成了运动服、家纺、汽车用品等棉麻系列产品,打响了“吉玛良思”品牌。
(王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