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之考
不断上涨的房租和人力成本是零售商主要的成本构成。很多零售商自称是给房东打工的。而位于成熟商圈的社区型超市更是寸土寸金。在过度的竞争环境下,社区超市如何消化自己的成本,保证利润的增长?
【分析】社区超市面临的成本压力主要是两块,一是高房租,二是高人力成本,很多企业都直接冲着这两个目标而去,结果选择了许多房租相对较低的区段,但是由于人流量不够,而社区超市又很难像大卖场那样具有较强的聚客能力,结果最后不死不活,反而单位销售的租金占比奇高无比,本想低租金,最后却变成了地地道道的高租金。
在人力成本方面很多企业也是如此,一味地简单减人,用最低工资去吸引社会最底层的员工,结果员工流失率非常高、门店各方面的服务也很不到位。这样顾客光顾频率越来越低,最终导致单位商品的人工成本不仅没降,反而大大增加了。
【对策】其实,社区超市应该思考如何快速地调整商品结构,使得本店的商品结构在功能、品牌、价格带这三个维度上更好地满足该商圈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高每个小类中的平均单品的销售额和每平米效益,多引进明星商品,快速淘汰滞销的商品,进行有效的促销,提高促销拉动效应,在商品的陈列上更有艺术性和吸引力,努力解决门店的商品缺货问题。这样单位成本自然而然地就降下来了。
另外,社区超市在蔬菜经营和生肉经营上特别需要重点关注,可以把这两类商品作为惊爆价商品来经营,达到吸引客流的目的,只要客流量上去了,社区超市的成本控制也就不太难了。
第三,挖掘门店员工身上的潜能,让每个人都能够充当经营者的角色,用科学化管理的手段来挖掘人的时间潜能。把每个人上班八小时的工作都安排的非常紧凑,让一个人去干过去由两个人或三个人来完成的工作,比如一个人身兼收货、理货、收银、防损等多重角色,人员就可以大大缩减,人效就可以大大提高。
最后,用人本管理的手段去挖掘人的意愿潜能。卖场要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制度,用立体化的有效培训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用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意愿潜能,员工的活力激发出来了,会花你钱的人力成本就变成会为你赚钱的人力资本了。
扩张之惑
由于社区型超市业态单一,体量小,因此,适合在区域密集型发展。而当该区域网店饱和之后,社区超市面临巨大的扩张问题。首先是,没有合适的网点资源;其次,跨区域作战对社区型超市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综合实力有很大的挑战。
【分析】在目前的供应链和市场状态下,大卖场的扩张要容易很多,一家一两万平米的大卖场就相当于一艘航母或者是迷你型航母,可以自成一体,独立作战,而社区超市则更多地像是驱逐舰,只有建立一个舰群才会具备应有的杀伤力和市场存活力。
其实,社区超市扩张中难度最大的还不是网点、配送中心和生鲜加工中心这些死的东西,而是有领导管理能力、有较高的经营业务素质的营运采购管理团队,这支队伍的打造是需要花费5年以上的时间才可能打造成“龙泉宝剑”管理团队的水准,而其他问题的解决根本就不需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
另外,店长队伍是社区超市运作成败的最最核心的要素,店长队伍强,这个企业就不会差到哪里去,而若是不重视店长的领导管理素质的培养,仅仅把店长当作工头来培养,把一个个标超都变成机器人式的,这样的社区超市是很难有竞争力的。因此,要加大对店长队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