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都说菜农“伤不起”?近几年,蔬菜的价格就像“过山车”,从“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的蔬菜价格飙升,再到芹菜、萝卜、白菜滞销导致价格急剧下滑。菜价忽高忽低,暴涨暴跌的周期波动让菜农们着实招架不住。
针对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农民增产不增收这一现状,山东寿光农村商业银行积极推广金融支持稳定“菜篮子”价格的“订单融资”业务,逐步探索形成了以农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三种订单融资模式,着力解决农业订单产供销链条三方主体融资需求,逐步实现蔬菜价格趋于稳定、农产品质量提高与农业现代化发展。
“订单融资”
引领支农风向标
“纵使有千万种企业发展规划,倘若资金不到位,一切都是空想。”山东寿光新世纪种苗有限公司董事长桑毅振感慨道。
“拿着订单去贷款,这不仅是一种方便,一种信用,更是一种动力。”桑毅振提到,现在他也是寿光市菜香坊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菜香坊专业合作社与10户社员签订期限为2年的蔬菜种植收购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明确了蔬菜收购最低保护价格与交售时间,当市场价格高于保护价时,双方按照市场价格协商收购,当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时,合作社按保护价进行收购,从而保护了农户的收益。
“我们的每一次产品创新都是围着‘三农’转!”寿光农商银行董事长颜廷军谈到:“我们能做的就是保障菜农手中有订单,既不愁资金、也不愁销路、更不愁增收。”
为及时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该行立足寿光订单农业发展实际,顺应订单客户融资需求,不断完善产品体系,形成了三种规范化、标准化、链条式订单融资模式,不断满足订单客户资金需求。
以菜香坊专业合作社贷款为例,该行信贷人员对借款人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确定授信额度后,与农户签订《借款合同》,信贷人员统一将订单拿到农业主管部门登记,同时农户向保险公司投保贷款保证保险,在开具贷款保证保险单后由寿光农商银行发放贷款。
除了这种农户“信用评定+订单”的融资模式,寿光农商银行还推出了合作社社员“信用评定+订单+保证保险”的融资模式。即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蔬菜种植收购订单,在合作社提供担保或办理保证保险后即可取得贷款。
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级+订单+保证保险”融资模式则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国内大中型超市、单位签订蔬菜销售订单,合作社持订单向该行申请贷款,贷款由保险公司提供保证保险后进行发放。
此外,寿光农商银行还推出了农业龙头企业“信用评级+订单+保证保险”融资模式。即农业龙头企业与国内大型超市、蔬菜批发市场、国外客户等下游购货企业签订蔬菜销售订单,农业龙头企业持订单申请贷款,贷款可采用保证、抵质押或保险公司保证保险等担保方式进行发放。
截至目前,该行为5510户农户办理了7.47亿元订单融资贷款,为11家法人客户办理订单融资业务6810万元。
“产供销”一条龙
实现“多赢”
“我们在功能定位、产品服务等各个关键环节,统筹加强对农业产业链各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协调支持种养加、产供销各个环节正常运转,积极培育潜在的市场和客户群,持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寿光农商银行董事长颜廷军对记者说:“只有这样,整个农村金融体系才更具活力和生命力,农村金融机构及业务发展才更具持续性。”
对于这一点,马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田云峰有着切身体会。
“农商行在我们最急需资金的时间段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我们由衷地感激这种及时、有效、快捷的贷款方式。”马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田云峰对寿光农商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赞赏有加。
此前,寿光市马腾实业有限公司与日本株式会社光商食品签订了为期20年、总额为989万美元的产品订单书。因流动资金不足,为确保订单按期履行,马腾实业向寿光农商银行提出了订单融资业务申请。
该行根据2个月结算周期和订单金额,计算出公司的流动资金需求为400万元。该笔贷款采取保证方式办理,与借款人、担保人签订合同后,该行信贷经理持订单到农业部门办理备案登记发放贷款400万元。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作为订单融资主要载体和平台,在‘订单融资’这一纽带的引导下,能够使产、供、销三方农业产业链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产业链开展产品创新,恰恰体现出农商行服务‘三农’的核心价值。”寿光农商银行董事长颜廷军如是说。
寿光农商银行这种“因农而变”的创新,不但稳定和增加了农户收入,也为促进订单农业的发展、实现蔬菜价格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均衡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如此一来,一方面企业可在充裕的融资资金、稳定的供货来源保障下放手经营,另一方面订单农户“按需生产”确实保障了自身收益,农产品质量也因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得到了保障。而与此同时提供资金支持的寿光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则大大降低,市场竞争力迅速提升。